为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推动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共享与供需精准对接,4月24日至25日,贵州省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六盘水站)暨六盘水市2025年工业领域“智改数转”项目观摩与供需对接会顺利举行。
活动通过“现场观摩+项目介绍+典型案例分享”模式,现场签约总金额达8357.3万元,推动企业对标先进、看样学样,为加快推进六盘水市工业领域“智改数转”步伐,进一步树标杆、解难题、促对接、高发展注入新动力。
观摩团先后走进刺力王5G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十九度铝业5G+AI型材生产管控平台、黑拉嘎5G+AI大模型矿山装备数字赋能平台等8个重点项目现场,全方位领略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赋能下产业变革的新图景。
贵州盘誉泰合机械有限公司自启动5G+智能制造工厂项目以来,通过引入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环节高效互联,生产效率提升20%,次品率降低20%。管理环节升级ERP系统,优化数据驱动决策;供应链环节建立协同平台与智能仓储,降低采购成本15%,库存成本25%。项目建成后,生产周期缩短20%,客户满意度提升22%,并荣获贵州省5G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数字化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智能化、绿色化的高端装备制造标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全国煤矿高端装备‘智造+服务’标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盘誉泰合方案。”贵州誉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常焜的愿景,在智能仓储系统精准调度的零部件中可见端倪。
“这次观摩活动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让我对数字化、智能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无论是天香宜搞的全设备机械化智能化,还是盘誉泰合搞的智能焊接机器人,既提高产品的质量,又减少人员的失误。”六枝特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凯感慨,智能化把原料端、生产端、销售端整个环节链接起来,加快了园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5G+AI型材生产管控平台项目,通过智能化设备升级、数字孪生技术、AI质检及5G专网部署,实现设备稼动率从70%增至92%,次品率降至1%,成本降低(年省电费50万元),形成“智能+服务+可持续”的新型企业范式。
“我们着力深化智能化应用,拓展5G+AI场景至设备预测性维护、工艺参数自优化等领域;打造绿色标杆,研发再生铝智能分选技术,建设光伏+储能智能微电网;构建产业生态圈,结合上下游企业共建铝加工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设计、生产、服务全链条协同,助力‘贵州铝材’品牌高端化发展。”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凡荣介绍。
贵州刺力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刺梨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置身其建设中的5G智能工厂,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技气息——多台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从刺梨鲜果的清洗、压榨,到饮料的灌装、包装,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高度自动化。2024年,该公司启动了5G智慧工厂建设项目,让数字化转型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观摩项目中,既有老树发“新芽”,也有产业聚“活水”,为六盘水企业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企业在“智改数转”领域的科研、创新管理与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扶持力度;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案例交流,扩大示范效应;推动跨区域、跨行业协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园区的深度应用,加强对‘智改数转’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为六盘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六盘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振华表示。
观摩活动结束后的“拥抱人工智能 加速工赋园区”主题会议举行了签约仪式,安润吉5G+AI智能生产运营系统(IMOM)项目等16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并发布了涵盖装备制造、生态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重点产业“智改数转”需求清单项目71个。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全面展示了六盘水市工业领域“智改数转”的阶段性成果,为政企学研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