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面性!
生活是什么?大部分时间都是每天重复单调的曲儿,偶然才有惊喜。
我们要学会的是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
市场亦是如此,悲观者正确,乐观者赢得未来。
当市场不顺的时候,难免都会有吐槽,但别光吐,吐完之后,还得奋斗前行。
在市场上经历多了,找到规律之后,会发现市场来回震荡是常态,暴涨那是偶然。
比如过去每年的4月都很难做,当内心真正认可的时候,那就不会重仓,仓位轻了,涨跌都不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如果管不住手,又认为自己可能是逆袭的王者,在关键时候再去出手,相对胜率才会大。
今天网上看到玩短线者晒4月交割单,亏损50%以上,更重要的是11天里面11天全亏。
不知道这个网友的交易水平如何,但从概率学来说,这个概率也是极低的,2的11次方,能够11天都亏那是2048分之一。
这侧面也说明这段时间的短线追涨杀跌难度是非常大,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怎么出手了,于是大家也看到了量能极度萎靡。
量能缩小是好事还是坏事?
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有两面性,需要看当时具体的情况是怎样。
比如2020年机构主导的上涨,量能就没有放大,因为机构抱团之后,很多人都不卖了,有点买盘就把股价了上去了,当然最后的分歧一定是放巨量的。
如果是游资、某化主导的行情,换手率就会相对比较高了,那么上涨是需要不断去推量,这种情况下没有量是难以上涨。
所以市场的好坏,关键在于哪类风格资金主导,市场有没有赚钱效应,然后再去看量。
回到当下,虽然指数回来了,钱没回来,但市场还是有些新亮点。
生产队连续尾盘护盘,态度比护盘力度更重要,指数8连阳,尾盘护盘相对更省力。
行情软件中显示的大盘资金相对暴跌前明显变小了,市场一般认为这个资金是内资,为什么会小呢?你们仔细品。
(来源于同花顺软件)
更重要的一个亮点是主板突破10天100%警戒线之后,开始出现正反馈,市场虽然还是有核按钮,但反核按钮也开始多了。
有没有发现最近这两天市场相比之前的12月份,没那么极端了,难道某化的力量也在减少?
但不管怎么说,市场表现出来缩量+有高度。
缩量有高度的情况下,市场容易干啥?
不就是以前市场流行的那句:缩量抱团炒妖么。
妖可以是新高趋势妖,也可以是超跌的老妖。
炒妖看的是个股独立强度,而非板块和逻辑。
妖不是那么好抓的,抓住了实力大增,抓不住,可能被妖吃掉,注定是少部分人的快乐。
以消费为例,虽然是内循环逻辑刺激,近期打出了新高之后,不仅仅带动一堆连板跟风个股反弹,甚至还带动了去年12月份的消费老妖股,当时叫首发经济。
然后再去当时和现在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的地方,都是再说刺激消费,同时科技方面利好也是不断。
不同的地方是因为川普的出手,刺激消费消息更频繁了。
还有一个不同是当时两市成交量在1.5万亿左右,市场是消费、机器人、AI三选二;
而现在成交量在1.1万元左右,市场消费和科技之间的卡位更加明显。
其他方面在温馨提示一下,越是靠近月末,越容易暴雷,对于那些没有发表业绩的,尤其是月末的,做好防御措施。
宏观层面历史规律4月会有ZZJ会议偏经济方向,一般是月末,到时看有啥利好出台?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