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队到闭店,8天两惊雷!我们熟悉的百元餐饮,究竟怎么了?

还记得吗?商场扶梯口,西贝的莜面香气、云海肴的米线热气,曾是家庭聚餐的首选,排队等位都是常事。可是短短八天内,西贝深陷舆论,云海肴创始人猝然离世。曾经被资本追捧的香饽饽,怎么突然就唱了悲歌?

以前逛商场,刚下扶梯,西贝那暖黄的家有宝贝灯牌总能勾住脚步,旁边云海肴的云南风情装饰里,似乎还飘着小锅米线的香气。

可现在呢?云海肴的门店早已大门紧闭,招牌落了灰;西贝倒是还开着,可推门进去,再也不见往日排长队的热闹,只剩几张空桌孤零零地立着。

这哪是两家店的兴衰啊,这是一整个百元餐饮群体的无奈与挣扎!

谁能想到,短短八天里,西贝被罗永浩接连追问得狼狈不堪,而云海肴的创始人赵晗,那个为了品牌奔波的中年人,却在云南突发心梗,永远离开了,才40岁。

这两件事像两块巨石,砸在餐饮行业的心上,疼得人喘不过气。那些曾经被资本追捧、被家庭食客喜爱的百元餐饮品牌,真的被逼到了悬崖边!

还记得它们风光的时候吗?那是餐饮业品牌化的黄金年代。有人立志要做中餐里的麦当劳,有人想把地方菜做成必胜客那样的连锁巨头。

必胜客卖披萨,云海肴卖米线,西贝卖莜面,都是想用标准化的口味,留住工薪家庭的聚餐时光。人均一百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既能让一家人吃得满足,又能撑起几分聚餐的体面,多好的念想啊!

为了这份念想,他们拼尽全力。为了规模化,融资的脚步从没停过:云海肴2012年就拿到了A轮,西贝融了四轮,眼看就要冲击IPO;为了标准化,果断砍减菜品、建中央厨房,西贝搞出了一页纸菜单,云海肴建了一万平米的加工中心。

那时候,中央厨房是人人称赞的宝贝,大家都觉得,熬过去就能迎来好日子。可命运弄人,潮水说退就退,半点不留情面!

2020年之后,一切都变了。钱包捂得越来越紧,餐厅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北京2024年的餐饮收入降了4.9%,规模以上餐企的利润率居然只有0.37%!赵晗生前在朋友圈说,真实情况比数据惨多了,99%的都在亏,云海肴1%的利润率,都算跑赢大盘了。

看着这话,谁的心里能不发酸?房租一分不能少,员工工资得按时发,中台、营销的开销省不下来,可收入呢?像沙子一样,从指缝里哗哗流走,怎么抓都抓不住。

更让人无奈的是,食客的嘴越来越挑了。中央厨房是能降成本,可做出来的菜,没了那股子鲜活气。不难吃,但也绝对说不上惊艳。

咱们中国人吃饭,图的不就是那口现炒的锅气吗?图的不就是那意料之外的鲜香吗?荣小馆能坚持现点现做,可人家客单价近两百,西贝、云海肴敢提价吗?一提价,客人转身就走;不现做,口碑越来越差。

这简直是个解不开的死结!有人说,出海能救急,可云海肴新加坡店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食品安全出了问题,CEO当庭认罪。餐饮这行,看着是锅碗瓢盆的小事,实则藏着千头万绪的管理门道。

连国内的根基都快稳不住了,凭着简陋的架构、不足的经验,怎么去扛海外市场的风风雨雨?资本要增长,食客要体验,市场要利润,三座大山压下来,创始人能不累吗?

赵晗才40岁啊,就这么倒在了自己热爱的战场上。望着西贝门口稀疏的客流,想着云海肴空荡荡的店面,心里堵得慌。

多希望那些还在挣扎的品牌能挺过去,多希望那些为餐饮行业拼过命的创业者,能被时光温柔以待。

毕竟,我们怀念的不只是那碗莜面、那锅米线,更是那些年一家人围坐餐桌的温暖,是那些藏在烟火气里的幸福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美食   百元   惊雷   熟悉   餐饮   云海   米线   必胜客   食客   品牌   扶梯   云南   利润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