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8月10日报道):今年4月起,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引发订单量屡破纪录,但商家却更难了。粤菜馆老板晒出6月账单:4158单、营业额16.2万元,扣除商家补贴、平台佣金等成本后,利润为-10340.47元——订单越多,亏得越狠。
外卖订单如流水般涌来,粤菜馆老板却盯着6月份账本上的-10340.47元,一个月4158单白忙活一场。这场“外卖大战”谁是赢家?
当各大平台烧钱补贴时,瑞幸咖啡的二季报炸晕了华尔街:单季营收123.6亿,经营利润17亿,双双刷新历史新高。招银国际报告直接点破玄机:瑞幸是外卖大战最大赢家。
赢在哪儿?数据不会骗人。二季度瑞幸配送成本暴涨175%至16.7亿,揭露了订单洪水的源头。更妙的是,这波红利几乎零成本吃进——销售费用率反而从5.1%降至4.8%。
平台砸钱拉新,瑞幸坐收2870万新用户,占月活用户的32%。用户下单频率也在补贴刺激下提升,单用户价值同比增长11.6%。
瑞幸的胜利密码是规模+模式:超2.6万家门店构成碾压式网络(相当于库迪+霸王茶姬+喜茶+奈雪等品牌总和),65%直营店比例确保利润尽收囊中。
正如业内调侃:“上面放水,友商用碗我用盆”。普通商家很难和资本对抗。
与瑞幸形成残酷对比的,是普通餐饮商户的生存困境:
湖北一家核心商圈茶饮店做一单19.4元外卖,扣完费用后收入几乎与成本持平;
粤菜馆6月外卖流水16.2万,刨除食材、房租、人工和平台佣金+配送费近3万,再减去商家自掏腰包的3万补贴,最终倒贴1万元;
长沙县早餐店日接千单却利润微薄,老板苦笑:“不做外卖,别人把生意都抢走了”。
平台设计的优惠机制让商家沦为“补贴人质”——活动叠加时成本甚至高于售价,但为维持曝光量又不得不参与。某店主直言这是“等死”与“找死”的两难选择。
这场表面“三方共赢”的狂欢,本质是资本驱动的内卷式博弈。专家尖锐指出:其本质是“不可持续陷阱”。
短期看消费者薅到羊毛,但隐患已埋下:
商家压缩成本可能引发食材降级、“幽灵厨房”泛滥,食品安全风险升高;
骑手在爆单压力下配送效率下降,劳动强度与安全风险激增;
消费者被补贴养出“低价依赖症”,未来价格回升时将难以适应。
当一家粤菜馆月亏万元时,所谓“骑手赚了配送费、平台赚了佣金、消费者占了便宜”的赢家叙事,显露出荒诞底色——若商家批量倒闭,链条上无人能幸免。
监管重锤已落下。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后,淘宝、美团、京东等于8月1日集体声明抵制恶性补贴。北京餐饮行业协会紧随其后倡议“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
行业逻辑正在重塑:当“卷价格”走向死胡同时,“卷价值”和“卷服务”成为新出路。健康生态需满足三方平衡——消费者获得合理价格下的优质服务,商家保有公平经营空间,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
补贴大战如同给垂危病人注射强心针——表面订单狂欢救不了餐饮生态。当某茶饮店老板看着满屏订单却算不出利润时,当粤菜馆守着16万流水倒贴万元时,这场资本盛宴的真相已然清晰:瑞幸们赚得盆满钵满,小商家在流量洪流中沦为数字时代的补贴燃料。
外卖行业需要的不是更华丽的补贴烟花,而是一场让饭碗端得稳、热饭吃得安心的价值重生。
(信息来源:2025-08-10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