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养生,这4件小事做对了,整个冬天都受益!转给家人看

11月22日,我们迎来小雪节气。中医常说“冬主藏”,意思是冬季应该顺应自然,把身体能量好好收藏、储备起来。小雪节气天气渐冷,如何有效“藏”住身体的能量,以提升正气防病?这四件小事要做好,告诉家人↓↓

起居“藏”身

小雪节气这样睡~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3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生长激素对成人的细胞修复、组织再生和能量恢复至关重要,这与中医的“涵养阳气”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小雪后尽量不要熬夜,以避免消耗阴血和阳气。

此时节可以适当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保持身体温热;迟起以养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保持身体温暖。此外,冬季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温和冷空气侵袭人体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充足的睡眠还有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功能。

情志“藏”神

小雪节气这样养~

进入小雪节气,冷空气频繁来袭,容易情绪低落,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特定的穴位来稳定情绪,“老寒腿”和膝盖不好的人还可以多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01

泡脚

可选用当归、桂枝、艾叶、干姜、伸筋草、透骨草、桑枝、牛膝等草药,在睡前泡脚,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此外,泡脚时还可以配合这2个动作,有助于促进睡眠↓

02

艾灸

艾灸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抗病能力。但艾灸养生不可大意,这件事千万要当心↓(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03

按摩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约三指宽处,处于两筋之间,用拇指按压此穴位,可宽心理气、缓解焦虑。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腕横纹小指侧的凹陷处,按压该穴位可安神定志、清心除烦。

运动“藏”阳

小雪节气这样动~

“冬季宜静不宜动”其实是一个误区,“冬藏”不等于“冬僵”,合理的运动是“藏”中求“动”,完全静止会导致人体的气机郁结、气血运行迟缓,反而会削弱身体的阳气和防御功能,使人体更容易受到外邪侵袭。

建议多到户外晒太阳,以上午9点后和下午3点前为宜。这个时间段阳光正好,有助于人体吸收自然界的阳气,让人神清气爽,预防焦虑和烦闷。

小雪时节非常适合开展中等强度、易坚持的运动,这种运动强度能够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气血流通”的效果,又可以避免因强度过大、心率过高而导致心脏过度负荷。推荐进行如慢跑、快走等中等强度的运动,以及一些和缓、侧重于身体内部调理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专家提醒:冬季运动要注意这3点↓↓

一是要避免平时不运动、周末突然进行高强度“补偿性”的运动,这种模式对身体不利。

二是运动后毛孔开张,要及时擦干身体,添加衣物,避免立刻吹冷风、喝冷饮,否则极易让寒邪乘虚而入。

三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冬季运动需谨慎,应避免低温时段外出运动,热身活动要做得更加充分,同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品,避免意外。

饮食“藏”暖

小雪节气这样吃~

建议适量食用温性、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补充并守住身体的热量。此外,要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饮品,防止损伤脾胃和身体的阳气。

多吃羊肉

羊肉性温热,可温胃御寒,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益,是冬季具有进补和防寒双重效果的美味。

推荐熬一锅当归生姜羊肉汤,既是美味也是良药,可帮助温阳散寒、温经养血,还能改善手脚冰凉或者冻疮等症状。

多食粥汤

冬天多食热粥有益健康,如养心除烦的小麦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民间流传着“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汤补”的说法,小雪时节可以多喝汤,比如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鱼汤则有健脾开胃、止咳平喘等功能。

多吃“黑”

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黑色对应肾,黑色食物入肾补肾。如黑米、紫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等,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以抵抗寒冷、润肺生津。

小雪时节 勿忘添衣

收好这份健康秘籍

愿大家健健康康过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养生   小雪   小事   对了   家人   冬天   节气   阳气   身体   穴位   艾灸   冬季   时节   强度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