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来了!记住“1不出2不打3不吃4不穿”,不是老讲究,是实在话

早上出门倒垃圾,风一吹胳膊肘凉得一缩——哦,原来秋分要到了。这节气怪有意思的,白天黑夜刚好用一样长,街上有人穿短袖,有人套薄外套,可不管怎么穿,都能觉出“夏天真的走了”的意思。

老辈人传下来的“1不出2不打3不吃4不穿”,听着像讲究,其实都是跟着节气护身体的实在话,咱们掰开揉碎了说。

1不出:秋分别瞎跑远路

不是不让出门,是别赶这时候跑长途。以前交通不便,出远门要走十天半个月,秋分后天儿一天比一天凉,晚上赶路冻得慌,还得带一堆厚衣服,麻烦又容易着凉。

现在虽有高铁飞机,但秋分的天气最“翻脸快”——早上出发时还是晴天,到了目的地可能就下雨降温,包里没备厚衣服,一冷一热就容易感冒。而且这时候身体刚从夏天转过来,还没适应凉燥,长途奔波累得慌,抵抗力一降,秋冬的小毛病就找上门了。不如先在近处转转,等身体适应了凉意,再规划远途也不迟。

2不打:别光脚踩地

夏天在家光脚踩地板多舒服啊,凉丝丝的解乏。可秋分后再这么干,就有点“自找罪受”了。老话讲“寒从脚起”,真不是唬人——地板哪怕铺了瓷砖,秋分后也会透着凉气,光脚走一会儿,脚底板就凉透了,寒气顺着经络往上走,轻则手脚冰凉,重则肚子咕噜噜响,拉两天肚子才知道悔。

哪怕在家,也穿双薄袜子,棉的、船袜都行,别让脚直接挨凉地。尤其家里有孩子的,更得注意,小孩爱光脚跑,凉着脚了容易感冒,这点可别马虎。

3不吃:别再贪凉啃冰的

夏天抱着冰西瓜啃多爽啊,可秋分再吃,就容易“秋瓜坏肚”。前几天楼下阿姨还说,孙子非要吃冰棒,结果晚上就发烧拉肚子,医生说“这时候的肠胃,经不住冰的刺激”。

不光是冰西瓜、冰饮料,像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酸奶、凉菜,也别着急吃,放一会儿温乎点再入口。想吃点滋润的,就煮点百合银耳汤,或者把梨蒸着吃,又润又不凉,刚好对付秋天的燥气。要是嘴馋想吃肉,就炖点鸭肉、鸡肉,嫩得好消化,还能给身体补点劲儿,为冬天扛冻做准备。

4不穿:别裹太厚,“冻一冻”更扛寒

早上看有人已经穿羽绒服了,裹得严严实实,结果中午太阳一晒,又脱得只剩短袖,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老话说“春捂秋冻”,秋分穿衣讲究“能加能减”——比如穿件薄针织衫,外面搭件牛仔外套,早上冷就穿上,中午热了脱下来也方便。

太早穿厚衣服,身体会“偷懒”,适应不了凉劲儿,等冬天真正冷起来,反而更怕冷。当然也不是让你硬冻,要是降温到十几度,就把薄外套换成厚一点的风衣,别硬扛,舒服才是正经事。

其实这些“讲究”,都是老辈人跟着节气摸出来的规律——秋分是夏天和冬天的“中间人”,身体得慢慢适应,不能急。少吃点凉的,别冻着脚,出门多留意天气,穿得舒服点,把这阵子过顺了,冬天才能少生病,踏踏实实享秋天的好光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养生   秋分   讲究   身体   早上   冬天   夏天   老辈   外套   节气   这时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