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花,28岁,东北抗联缝纫队长,被日军抓捕时,怀里装的不是炸药,是棉衣布料。
敌人砍掉她双手,钉入木楔,撕裂下体,她始终咬紧牙关,一个字没吐。她不是将军,也不是烈士碑上的熟面孔,但她缝的每一件军装,都在战场上挡过子弹。
她死在雪地,身上满是血,她没留下遗言,却留下了一条完整的运输线和一整批活下来的战士。
1932年冬,吉林珲春,山林积雪两尺。安顺花领着妇女缝纫队,在葫芦鳖村密林中赶制抗联冬装。她是党支部书记,也是妇女主任,还是缝纫队长。
白天纺线缝衣,夜晚巡查防岗,一根针缝到凌晨三点,再起身检查布料储备。她说:“缝得慢了,战士就得挨冻。”
她家里有三个孩子,最小的还吃奶。可每次部队要运送军装,她都第一个上山。为了防止敌人发现藏棉衣的位置,她常常夜间带人挖坑、填雪、再回家喂孩子。
1932年腊月二十九夜,敌伪突击队进村。安顺花刚埋完一批军装,带着女工悄然撤离。她怀里裹着婴儿,孩子因为寒冷大哭。她怕暴露队伍,拿出布条堵住孩子嘴巴。天亮时,孩子窒息身亡。
她没掉泪,把孩子埋在雪下,又带队翻山赶到指定交接点。那批棉衣救了二连,挡住敌军夜袭时的霜冻。
几天后,第三批布料运抵村口。敌人再次封山,抓捕村民。她连夜分布材料,带人下挖埋藏点。积雪厚一米,冻土敲不动,她脱下外套,赤手刨了两个小时,直到手指裂血。她没停,棉衣交付后才裹上草席回家。
1937年春,东北雪融。日伪联合特攻队对珲春山区展开集中清剿。安顺花在村外小道察觉异常,立即组织妇女分散藏匿棉衣与军用布。自己则从西坡跑出,独自向东引敌。
她穿的是补丁棉袄,怀里无物,脚上沾着浆水。敌人以为她带物资,追击数里。她拐进密林,用石子误导方向,结果被一个伪军识破,包抄截住。
她被五名士兵围困,用枪托击打肩膀,血从嘴角流出。她被押往据点,关进地窖。当夜即遭初步审讯。敌人要问棉衣藏匿处、运输线路、缝纫队位置。
她闭嘴。敌人拔刀,砍断其左腕;再逼问,右手也被斩落。她血流数小时,始终不语。
第三天,敌军指挥官下令:钉木楔入胸膛。她赤身,被绑于木架。粗木钉长五寸,钉入肋骨。六枚,钉完仍不言。
第六天,她陷入昏迷。敌人用开水灌入她口腔,再用铁钩撕裂私处。她牙关紧咬,舌头咬断半截。
第七日,她死。尸体被丢在营房外,被积雪覆盖。战后找回时,双手已断,胸腹钉痕仍在,脸上血迹凝固。
她死后,敌军在原地搜查三日,一无所获。那批藏匿棉衣,三天后送抵七连阵地。
她牺牲后,缝纫队四散转移。半年内,八支女工小组转入山区,每人手缝不下百件军衣。安顺花留下的“缝制图纸”和“尺寸规划”,成为北满抗联冬装模版。至1938年底,共计发放冬装1600件,覆盖三个支队主力。
安顺花没有遗体归葬,只有血衣一件。抗联女工把那件血衣晒干后缝成信物,背在身上,作为流动党史资料展示。
1940年春,党组织在珲春建立“安顺花缝纫班”,设立地下交通站。该班共转运情报134次,走出六名党员。
1962年,《东北抗联志》初稿完成,安顺花列名烈士表中,登记身份:“外籍女党员,缝纫队负责人,牺牲于1937年,年28岁。”
1979年,延边州人民政府为其树碑立传。碑文六字:“安顺花,缄口而亡。”
这六个字,是对她沉默的回应。她没有被敌人问倒,也没有被疼痛打败。她用死亡守住一句话,用一句话扛住一个战线。
安顺花.百度百科
安顺花:被日寇砍掉双手,看着木楔子钉进身体,她始终没有吐露军秘,抗日战胜纪念网.2022-05-12
安顺花:和丈夫抗日不幸被捕,日军砍掉她双手,用木楔子钉入身体,柒史记.2022-03-28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