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7 Pro拆解:国产占比最大,核心元件几乎全来自国外的真相

今年iPhone17系列非常畅销,多地排起了长队。现场不少黄牛和首批取新机的用户进行交易。随着首批用户陆续拿到新机,网络上关于iPhone17的吐槽也很多,包括新材质易刮花,甚至出现掉漆,凹陷的情况。这源于为了提升散热性能以及减轻机身重量,iPhone17系列将前两代的钛金属边框改为了铝合金边框。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到iPhone17系列的热度。

很多人的iPhone17系列,已经是拿到了手了,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知名女星章若楠为全体员工更换iPhone 17 Pro系列,引发网友实名羡慕。

另外还有一家名为“影视飓风”(MediaStorm)的企业。据媒体报道,其创始人潘天鸿(Tim)在2025年9月10日苹果iPhone 17系列发布后,立即宣布为所有在职员工赠送最新款iPhone 17 Pro Max手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Phone17系列的热度非常高,毕竟,这一代iPhone17系列的性价比更高,高刷,快充都有了,不少果粉认为是最值得买的一代。

而iPhone17这么火,中国是否依然扮演着果链关键角色呢?从供应链来看,依然是如此,苹果187家的供应链企业,有92家来自中国。近200家苹果核心供应商,有87%都在中国设厂。

而近期有博主拿到iPhone17之后,对其进行了拆解,看看供应链情况。不过,通过这些拆解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较为尴尬的事实,那就是虽然苹果是在中国制造的,中国供应链数量最多,占比最高,但苹果iPhone17 Pro中的核心元件,几乎全部来自于国外供应链。

整部手机的“大脑”部分,依然是苹果自研,搭载了最新A19 Pro处理器,尽管基带用的是高通的,但iPhone17 Air已经首发了苹果自研的基带了,也就是说,未来苹果的处理器和基带这两大核心元件都将实现自研,核心芯片技术被苹果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而A19 / A19 Pro 芯片,依然交给了台积电代工。工艺节点是最新一代 3nm,这意味着台积电继续“独吃”苹果订单,地位稳如泰山。

在其他的重要零部件方面, iPhone17 Pro使用的基带是高通的,DRAM(内存)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三家;NAND(闪存)是三星、铠侠/西部数据、美光。CMOS传感器则来自索尼,屏幕则是三星和LG的(只有国行版会采用京东方的屏幕)。无线芯片是苹果N1……

芯片这种核心元器件背后,基板和封装才是决定能不能量产的关键。iPhone 17 的 A19 芯片功耗高、算力猛,需要更复杂的封装和更高端的 ABF 基板。日本的 Ibiden、新光电工;台湾省的欣兴、南电;封测巨头 Amkor、日月光都是其幕后做基板和封装的幕后实力厂商。



苹果自研了 N1 网络芯片,而博通则拿下了 Wi-Fi 7 的大单。

iPhone17 Pro核心元器件几乎全来自国外,背后的事实与真相

梳理下来,iPhone 17 背后的供应链赢家名单是:台积电:工艺独霸,吃下利润最丰厚的环节。三星、美光、SK 海力士这三家是存储分羹大户;日本与台湾的基板/封装厂商是背后的隐形功臣。高通、博通、索尼是苹果的老牌供应商,稳稳当当。

而中国大陆厂商,大多是一些连接件,外壳,覆盖件等,几乎都是一些价值相对较低的元件。比如iPhone17系列的边框,屏幕的盖板玻璃,外壳,还有各种小零件等等环节,基本来自于中国,iPhone17 Pro也放弃了原本的钛合金设计,使用的是铝金属加玻璃的外壳,这背后的技术也来自于中国供应商。另外还包括电池扬声器等零件。

从拆解的结果来看,苹果在供应商层面的选择,其实是选择了把高价值环节的利润与不可替代的环节留给欧美日韩等厂商。

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中国供应链对苹果至关重要。中国供应的零件虽然不像芯片那么高端,但胜在量大,这也是为何中国是果链最大的来源地。

要知道,8月开始郑州富士康就开始招人了,高峰时期,一个人的返费给到了9800。9月开始直接不强制要求体检,主要是太缺人了,万一血压高了就过不了。不仅是中国工人,还有中企供应商,京东方独供国行iPhone 17 Pro全系120Hz LTPO屏,其他不少配件也来自中国企业。对于苹果来说,勤劳的人工和成熟的配件产品,是印度、美国提供不了的。

当然另一方面,供应链厂商是依附于手机大厂活着的,苹果现在把生产线不断向印度转移,把高价值的零部件留给欧美厂商,一个事实是,中国供应的核心元器件,可替代性高,溢价与利润低,一旦苹果排斥掉一些供应商,又没有中国厂商愿意给订单,基本上就活不下去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者支持国产手机也非常关键。近几年来看,无论是华为OV还是小米,都加大了国产零部件的采购比例,这也帮助我们手机产业链做大做强高价值环节,形成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与不可替代的价值。

现在苹果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把中国供应链厂商,主要放到低端价值的环节,数量多,利润薄,但是也能养活不少就业人口,也更能控制成本。

之前有机构就统计过,中国大陆上市的苹果供应链企业,有20多家,但其中利润率超过10%的仅有3家,很多利润率更是低于3%,苹果可以更好的降低成本。

所以,中国供应链接下来要走的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要更争气,在高价值环节做做到更精更强,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中国的零部件更好更强,苹果不用,那么意味着它与中国手机厂商竞争的时候丧失了一个重大卖点与竞争力。

其次,消费者需要多支持国产手机,国产手机的高销量才能带动国产零部件的采购,继而推动国产高价值元器件厂商的投入研发正循环。

做低价值链的产品,不仅赚钱难,对苹果而言,也没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苹果还可以用这点来压价,而高价值链的的核心供应商,比如台积电,仅此一家,没有谁能与其竞争,台积电报价更高,苹果也无可奈何,因为根本换不了。

当然,当下全球波动不断,IiPhone17在中国市场的火爆,其实让苹果公司更加看清了一个真相,就是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与市场,支撑了iPhone的上行势头,国内稳定的消费力和市场环境,是非常稀缺的。无论是中国供应链,还是中国市场,都是苹果无法舍弃的,“得中国者得增量”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增加。

中国在核心元器件领域的升级进化能走到什么高度,决定了中国供应链的长期竞争力,这也需要国产供应商要更争气才行,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数码   元件   真相   核心   国外   三星   苹果   中国   厂商   价值   系列   供应商   基带   芯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