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磨一剑!下月,A股要复制2014年行情了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2025年11月的A股市场,与2014年那个波澜壮阔的牛市起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截至10月31日,A股三大指数10月收官虽均告下跌,但市场成交额已连续5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回想2014年,同样是四季度,A股从常年“熊冠全球”一跃成为领涨全球的市场,开启了一场令投资者难忘的牛市盛宴。


如今,上证指数在10月29日时隔十年再次突破4000点,融资余额突破2.4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与2014年何其相似。


01 行情对比:跨越十年的市场韵律


将日历翻回2014年,那是A股从熊转牛的转折点。当年上证指数累计上涨49.61%,深证成指上涨32.02%,一举摆脱“熊冠全球”的帽子,高居世界主要股指涨幅首位。


那一轮行情的启动,源于杠杆资金的推动和政策红利的催化。


十年后的今天,市场再度出现类似迹象。2025年10月,A股两融余额突破2.5万亿元大关,融资余额较月初增加超1000亿元,杠杆资金情绪乐观。


从估值看,当前万得全A滚动市盈率为22.02倍,沪深300滚动市盈率为14.11倍,与2014年牛市启动前的估值水平相近。


市场结构方面,2014年四季度的行情特点是“大盘蓝筹股和中小板、创业板分化明显”。


而2025年10月,市场同样呈现出小微盘股走强、大盘股调整的分化格局——中证1000指数、中证2000指数分别上涨0.29%、1.05%,而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则分别下跌1.15%、1.47%。


02 资金面对决:杠杆行情再现


资金是市场的血液,2014年与2025年的A股,同样面临着资金流入带来的动力。


2014年,A股正式步入杠杆时代,截至当年12月29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到10249亿元,短短一年时间内增长196%。


2025年10月,同样由杠杆资金推动,A股融资余额逼近2.4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从资金流向看,2014年资金主要流向大盘蓝筹股,特别是金融股;而2025年10月,电子、有色金属、电力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分别达243.17亿元、130.16亿元和93.79亿元,科技与周期板块受到杠杆资金青睐。


增量资金的入场情况也值得关注。2014年,新增账户数大幅增长,前11个月累计较去年同期增长169.26%。


而2025年的当下,市场尚未出现街头巷尾热议股市的狂热景象,正如有市场人士所指出的,“大家根本就没有赚钱!所以,市场还没有到疯狂的地步”。


03 政策红利:相似的驱动逻辑


回顾2014年,改革红利的释放是推动市场上涨的核心动力之一。当年5月,“新国九条”顶层设计出炉,详尽阐述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资本市场整体改革蓝图。


新股发行、退市改革、并购重组、沪港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在年内相继出炉。


202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为市场指明了清晰的投资方向。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等战略任务,将成为贯穿11月的投资主线。


货币政策方面,2014年11月下旬的央行降息成为点燃“疯牛”行情的直接导火索。


而2025年10月,美联储如期降息,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央行明确“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重启,为市场提供了宽松的货币环境。


04 板块轮动:从周期躁动到科技领军


2014年的A股行情中,板块轮动特征明显。上半年大盘股指一度跌破2000点,随后在政策利好刺激下,券商、银行等金融股成为资金的疯炒对象。


2014年12月16日,上证综指重回3000点,券商股再掀“涨停潮”。


2025年10月,市场板块轮动同样精彩。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周期行业领涨,累计涨幅分别达10.02%、5.16%和5.00%。


与此同时,AI主线内部出现显著分化,AI服务器、CPO等硬件方向大幅调整,而前期相对滞涨的下游应用方向崛起。


对于11月的板块机会,机构建议围绕“政策主线打底、短期机会补位”展开,重点把握三大长期主线:


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与高端制造、能源资源安全,这两类短期机会也值得关注:创新药板块复苏和北交所板块活跃。


05 未来展望:11月行情怎么走


站在当下,回顾2014年,更能理解当前市场的意义。2014年那波行情启动后,A股迎来了近一年的牛市。


那么,2025年11月的A股将如何演绎?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本轮市场上行有两个重要的根基:宏观层面上是全球货币秩序重构,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韧性是重构的基础;产业层面上,AI科技革命驱动产业创新趋势,并且体现在上市公司业绩的兑现。”


他认为,在两大根基仍在进一步强化的背景下,对中期市场维持积极观点。


技术面上,当前市场防御体系坚固。有分析指出,市场有多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在3926点缺口附近;20日线3916点如忠诚守卫的卫士;再下方还有3900点整数关筑起了铜墙铁壁。”


这种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使得大盘深度调整的可能性较低。


从时间节点看,11月迎来业绩空窗期,下次大型业绩披露需要3个月后,这段时间为题材股炒作提供了绝佳窗口。


有机构预测,“11月A股市场预计将在政策驱动与外部环境改善的双重支撑下呈现震荡上行格局”。


正如一位市场观察者所言,当前市场“行情总在绝望中萌芽,在迟疑中生长,在狂欢中结束”。当很多人还在为近期市场调整而担忧时,或许正是布局的良机。


十年等一回的市场机遇正缓缓开启,2014年的行情韵脚正在重现,但这一次,是否会谱写新的篇章?

我是枫叶一位爱好投资的小人物,如果枫叶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哦~

您的点赞是枫叶持续分享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财经   下月   行情   市场   杠杆   资金   板块   余额   融资   牛市   主线   指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