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独石厅城(独石县,沽源县城)

百年城垣图志

沽源县源于独石县,独石县源于独石厅城。独石厅城今独石镇,但属于赤城县,不属于沽源县。

独石口厅,为口北三厅之一。主要管理口外官地及察哈尔东翼正蓝、镶白、正白、镶黄四旗及口内延庆州与赤城、龙门、怀来三县旗民事务。

康熙中期置县,名独石路并卫入赤城县。 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理事厅,治今河北省赤城县北独石口镇。

1913年,改置独石县。
1915 年 8、9 月间,因独石口城西傍沽水(白 河),北近其源,更名沽源县。1919 年,沽源县政府驻地由独石口迁驻小河子,隶属 不变。
1945 年 6 月,成立沽源县。1947 年 2 月,设国民党沽源县政府,县治平定堡

独石口古城位于赤城县独石口镇,距县城45公里。有“朔方天险”、“上谷咽喉”之称,因城南有一特大孤石,城北是长城隘口,故合称独石口。

独石口城坐落在南北流向的两河之间,左为黄龙河,右为青龙河,北靠蜘蛛山,所以有“二龙戏珠”之说。

独石口历史源远流长,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归属于燕国,至北魏时地名始见记载。因其地理位置重要,独石口被誉为“控扼南北,实为古今巨防”,其所辖的独石路在明代更是重兵云集之地。 独石口古城在明代为九边宣府的要冲之地,也是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清王朝曾在此设独石口理事厅,与张家口齐名;民国期间,爱国名将吉鸿昌、方振武又率抗日同盟军在此坚持长城抗战。 在明清时期连接蒙古草原与内地的三条交通要道。其中,两条路线均需经过独石口:一条是从乌兰巴托出发,穿越浑善达克沙漠,经过多伦、沽源,最终抵达北京; 另一条则是从乌兰巴托出发,同样穿越浑善达克沙漠,但经由太仆寺旗、张北,进入张家口。民间甚至将张家口称为西口,而独石口则被视为东口,足见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独石口城堡因明朝初期的军事需要而由皇帝亲自下诏修建。

据《明史•薛录传》记载,宣德年间,薛录曾多次佩戴镇朔大将军印,巡边护饷,活跃于开平、独石、宣府之间。他上书建议永宁卫团山及雕鄂、赤城、云州、独石等地应筑城堡,以便守御。宣德五年(1430年), 皇帝下令调遣36000名工匠和1500名精骑前往独石口,由薛录统一指挥。当年四月开工,仅用两个月时间,独石口城堡便屹立起来。

142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时曾驻扎独石口,检阅将士。1430年,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被移至此地,始建关城,初为黄土夯筑,后改用青砖包砌。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这里战争频繁,和平的日子少之又少。

康熙大帝玄烨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月统六军亲征噶尔丹,出塞、班师皆走望云古道,并驻哔独石口。 今,古镇西南角还留存着一堵土夯的城墙,立于S241省道一侧。据说,这堵城墙在70年代被毁。当年,城墙上面可并排行驶两三辆马车,即便如今损毁严重,也能看出当年的雄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沽源   沽源县   赤城   乌兰巴托   多伦   张家口   赤城县   明朝   宣德   河北   城墙   县城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