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即是感恩节,说起感恩,思绪便如秋叶般纷扬——彼此善待、情意往来、投桃报李……这些看似寻常的人情世故,实则都浸润着感恩的晨露。
有人或要质疑:这些世俗往来,与感恩何干?殊不知,感恩从来不是悬在云端的圣谕。它的真谛恰如古语所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份情愫既是对善意的珍重,更是对恩泽的自觉回响。若无栽树之劳,哪来乘凉之福?若无滴水之恩,怎得涌泉相报?

这让我想起邻村旧事。有个男子生养三子一女,却终日沉溺吃喝嫖赌。春耕不思扶犁,秋收不见挥镰,最后因私刻官印锒铛入狱。刑满归来,无颜面对乡邻,终成荒野孤魂。他既已为人父,却未尽为父之责,纵使血脉相连,又如何能期盼儿女感其恩戴其德?恰似未曾耕耘的荒田,怎能奢望金秋的丰收?
然天地间自有光明常在。我曾经读过一本书,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山村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守着破旧学堂。孩子们用野花为他编织花环,家长逢年过节给他送去腊肉,毕业生从远方为他寄来书信——这些看似微小的回馈,恰是感恩最生动的注脚。他说:“我不过点亮了盏油灯,他们却还我整片星空。”

心须向阳而生,行要向善而动。这“向阳”二字,不只是面向光明,更是要让自己活成光源。就像那石缝中的野草,既要追逐阳光,也要在风雨中挺直脊梁。而“向善”之行,未必是惊天义举——或是为邻里排忧解难,或是向陌路人施以援手,这些善意的涟漪,终将在时光长河中荡漾出温暖的波纹。

感恩的本质,原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照亮。当我们承接了他人给予的温暖,便也肩负起传递火种的使命。正如古贤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份流转不息的善意,让单薄的个体联结成坚韧的整体。

在这个感恩的季节,愿我们都能成为既懂得珍藏雨露,也善于播撒春风的人。当千万颗向阳之心与向善之行交织成网,这人世间便筑起了最坚固的温情长城——既照亮每个独行的灵魂,也温暖着我们共同栖息的大地。
2025年11月26日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