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李秀华。对于许多长期受糖尿病困扰的朋友来说,最担心的可能不是血糖本身,而是它悄悄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当您发现自己开始出现眼睑或下肢浮肿,小便里泡沫特别多,而且久久不散,总觉得浑身没劲儿、腰膝酸软、晚上起夜次数也变多了,这时候可要多加留意了。别灰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聊聊这个病,说说中医有什么好办法。

首先,我们得明白,糖尿病肾病发展到后期,西医可能会建议透析甚至肾移植。这固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透析不仅费用高昂,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那么,在病情还没到那一步之前,我们能不能做些什么来延缓甚至逆转它呢?
西医在控制血糖、血压方面有很成熟的方法,这是基础。而中医呢,则更注重整体调理,从根源上改善肾脏的内环境,效果往往能让人惊喜。就像我之前接诊过的一位患者,他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最近一年感觉身体越来越差,乏力、浮肿,检查发现尿蛋白有两个加号(++)。他来看我时,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无力。这很明显是典型的“脾肾气虚”兼有“血瘀水停”的症状。

我给他开方时,重用了一味药,黄芪。黄芪这味药,堪称“补气之长”,对于糖尿病肾病这种日久耗伤正气的疾病,它能大补脾肺之气,让气机旺盛起来,气足了,才能推动血液运行,固摄住身体里的精微物质,不让它们白白流失。所以重用黄芪,是扶正固本的关键。
光补气还不够,水湿和瘀血是病理产物,也是加重病情的元凶。所以我又配伍了丹参来活血化瘀,改善肾脏的微循环;加上茯苓、泽泻来利水渗湿,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消除浮肿。考虑到久病必及于肾,我还加了些山茱萸、芡实来补肾固涩,就像给漏水的肾“打补丁”一样,进一步减少蛋白尿。这样一来,补气、活血、利水、固肾,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患者坚持一段时间后,高兴地告诉我,感觉身上有劲儿了,浮肿也消了不少,晚上起夜次数减少了。再去医院复查,尿蛋白降到了一个加号(+),血糖也比以前稳定了。所以说,对付糖尿病肾病,关键在于早期干预,耐心调理,修复受损的肾功能,而不是等到功能丧失了才去想办法替代。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大家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