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这地方,现在生娃跟发福利似的。
二孩家庭最高能拿28.7万,三孩直接35.5万,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张雪生二孩后,光现金就领了9.6万,6万购房补贴直接当首付,在市区买了套房。
更绝的是“生育荣誉卡”,跟银行卡似的,分娩补助、育儿补贴直接到账,比工资还准时。
佛子山镇有对夫妻更夸张,生了双胞胎,房补18万加上各种补贴,总共拿了31.49万。
他们用这笔钱在学区房买了套130平的房子,算下来自己没花几个钱。
天门这补贴力度,在全国县级市里都算狠的。
呼和浩特二孩补5万,杭州才补几千,天门直接甩出“购房+育儿+分娩”组合拳,连在广州打工的李磊都被说动,特意回天门给双胞胎落户,就为了拿18万房补。
政策砸下去,效果确实有,2024年天门新生儿7217人,八年来第一次涨了17%。
楼市也跟着沾光,2023到2024年商品房销售涨了6%到8%,库存从1万多套降到6千多,房价稳住没跌。
但热闹背后,问题不少,当地老师孙雪梅最有体会。
她所在的民办中学以前要摇号,现在招生人数断崖式下跌,从500人缩到300人,校长都让老师去村里发广告。
更别说那些倒闭的幼儿园和小学了,为啥?年轻人都跑去武汉打工了,街上放眼望去全是中老年人,45万外流人口里大多是青壮年。
60岁以上老人占比25.81%,老龄化全省最高,这摊子可不好收拾。
还有体制内的“催生KPI”,周曼本来不想生二胎,结果单位领导两个月一谈心,暗示生了娃评职称优先。
没办法,她只能怀上,单位领导比她还高兴,天天让她多休息,说白了,这是把生育当工作成果在抓。
虽说官方说晋升名额会增加,不影响别人,但明眼人都觉得这事有点变味。
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周慧在武汉上班,孩子放天门老家,每周坐高铁往返4小时,孩子每次哭着不让走,她心里也不是滋味。
她说:“补贴发到3岁又怎样?以后补习班、学区房哪样不要钱?”
王芝更无奈,退休了本想旅游,结果儿子生了二孩,她不得不帮忙带娃,累得腱鞘炎都犯了。
“不图那点钱,就是累得慌。”她说。
天门平均工资才3000块,就算拿补贴,年轻人留乡找工作也难,多数人还是得去武汉,“留乡就等于降薪”,这是现实。
天门这波操作像场实验,砸钱确实能拉新生儿数量,但人口外流、老龄化这些根本问题没解决。
就像种庄稼,光撒化肥不管土壤,苗长得快也可能长不好。
瑞典生娃有超长产假和公立托育,天门硬件跟上了,可托育机构、女性就业保护这些软实力还差得远。
如此看来,催生不是简单撒钱的事。
天门的例子摆在这,钱能买来一时的数据好看,但要真正让人生娃、留得住人,还得在就业、教育、育儿支持上动真格。
不然就算补再多钱,周慧们该纠结的还是会纠结,王芝们该累的还是得累。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