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到70岁,以下六条全能达标,你就是天选的有福之人,恭喜你!

步入花甲到古稀,这段人生旅途,正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静谧时光。许多人常说:60岁后的人生,是最接近幸福本质的年纪。这时候不再被琐碎牵绊,也无需太多奔波,真正体味到“三五知己,半盏清茗”,才是岁月馈赠的珍贵礼物。

有福之人,并非富甲一方,而是能从日常意趣、点滴相伴中,收获内心的丰盈。如果你能做到下面这六条,那就是真正的人间有福气,愿你细数岁月温柔,把余生过成诗。

一、身体无大恙,自在安稳

人到六七十岁,健康就是最大的底气。“身健如松柏,心静似菩提”,哪怕小病小痛难以避免,但只要没有重疾缠身,能自由行走、吃喝不愁,就是上天赏赐的福分。

《增广贤文》中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其实讲的就是宽心,别把小毛病当大障碍。能起早散步,与友唠嗑;能下厨做饭,与家人共餐——都是值得珍惜的福。也别和不适较真,顺势而为,养好身体,拥有一份安宁的日常,就是比万贯家财还珍贵。

二、家庭和美,子女孝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能陪伴家人平安相守,是人生最大的圆满。孩子事业是否辉煌,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陪在身边能体贴照拂,逢年过节记得尽孝,闲暇时候常带孙辈来坐坐,耳边传来欢声笑语,就是最简单的幸福。

不要陷在“孩子是否争气”“子孙是否发达”这些心结里,每个人有自己的路。反而,淡看得失,亲情常伴,才是黄昏时分的喜乐悠然。

三、朋友相随,不孤单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60岁以后,最怕的莫过于孤单。这个年纪,有三两个说得来的老友,是雪中送炭。聊生活旧事,谈过往风云,把郁闷说出,把烦恼喝掉,时而笑谈,时而感叹,“人生难得一知己”,何其快乐!

不必强求朋友圈子多大,关键是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哪怕偶尔吵吵嘴,转眼还能一起喝茶下棋,一起谈天说地,这样的老友,就是余生不可替代的财富。

四、心态豁达,看淡得失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这正是有福之人的写照。过了六十岁,若仍因闲言碎语、鸡毛蒜皮而伤神,那实在亏待了自己。

学会自我解嘲、幽默面对人生变化,用一颗淡定的心迎接每一天。有事别钻牛角尖,无事就欣赏阳光,心宽则路宽。从忙碌里解脱出来,才更懂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可贵, 话桑麻,才是人生应有的悠然自得。

五、经济自主,不过度依赖儿女

财务自由意味着精神自由。60、70岁的年龄,如果手里还有一点积蓄,对儿女既无拖累、也不求回馈,能自给自足,那才是真正的底气与尊严。

别怕花钱买点小快乐,也别舍不得为自己添置健康和喜欢的物件。晚年不需再节衣缩食,该用的钱大胆用,把余生过得明快体面,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减轻负担。当你经济不依赖谁,话语权自然有了,生活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权。


六、有兴趣爱好,日子不寡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纪渐长,更不能让生活止步于柴米油盐。跳跳 ** 舞、学学书法绘画;钓鱼、爬山、唱歌、练字,哪怕只是养花养鸟,只要能让自己开心,日子就过得有滋有味。

有人说:老年时光,最怕虚度。与其傍晚坐在电视前空等时间流逝,不如让兴趣点燃新鲜感。培养几个小爱好,保持生活的热情,才不会被岁月偷走微笑。

六十到七十,这十年既是人生厚度的体现,也是幸福的黄金期。健康、和睦、朋友、心宽、经济自主、兴趣盎然——哪一样不值得被我们多珍惜?

苏东坡曾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愿你我都能把心安放在温暖的生活里,不念过去,不惧将来,以一颗笃定而豁达的心,笑拥每一个朝夕。这样的人生,便是岁月静好,人间有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美文   有福   人生   余生   岁月   年纪   幸福   底气   自由   朋友   豁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