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给中年人的存钱建议:所有存钱方法中,这条最重要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段时间,央行公布了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


去年全国住户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4.26万亿元,人均存款更是首次突破10万元。


这意味在一个三口之家,家里便有30万以上的存款。



消息一出,便有不少人自嘲自己拖了后腿,毕竟10万只是一个平均值,有人能存款100万,就有人存不到1万。


但不管收入高低,存款多少,人至中年,都会意识到钱的重要性。


我们不再做着有朝一日发大财的美梦,而是在平淡的日常中攒下来一笔来之不易的辛苦钱。


即使如此,也有人会陷入越忙越穷、越省越存不了钱的怪圈。


带着这个问题,我找到了DeepSeek中通过大数据总结出给中年人的存钱建议。


当你读懂这5条存钱建议,会发现:钱,只会流向匹配它的人。




央视热播剧《小巷人家》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情节。


宋莹家的孩子林栋哲常常去别人家里蹭电视,被对方笑话“人小屁股大”。


林栋哲年纪虽小,却也听懂了这话里的讥讽,立即气冲冲回家叫醒了父母,扬言家里要买一台能让所有人来看的电视。


宋莹果断拍板:买。


但他们平时就没有存钱的习惯,一台电视500元,完全超出他们的消费计划之外。


对于这个双职工家庭来说,拿出五百块也并不轻松。


为了履行对孩子的承诺,宋莹只能想出一个办法:省。


她先是定了一个目标,用一年半的时间攒出500元,打算一年半后再购买电视机。


而在这段时间里,爱美的宋莹不再拿钱做新衣服,开始种蛇瓜省菜钱,只为了每个月都能够雷打不动的存下30元。



事实上,宋莹每个月工资55元,林武峰60元,以他们的经济情况,日子并不会多紧张。


但要买一台电视机,仍然需要每月持续的储蓄,才能够攒到钱。


可见,倘若一个人不会存钱,那么赚再多的钱到了要拿钱的时候,也只能是两手空空。


在这里,十点君提供两个强制存钱方案,供大家参考。


1、阶梯式存款法


将一笔钱分成几份,每一份都存不同的期限,到期之后统一转为长期。


2、假装养娃/交房贷式存钱


豆瓣小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中,有人提出了沉浸式的攒钱方案。


假想自己有了孩子,假想自己要交房贷,从头记录每一笔“开销”。


“花出去”多少钱,就在自己的账户上存多少钱。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省钱比存钱更艰难。


宋莹可以只吃蛇瓜,不穿新衣服,但如今的人要面临的是一笔笔“刚需”支出。


年轻人的钱要满足衣食住行。


中年人的每一笔钱都有去向,要给孩子交学费,要给老人交医药费,有时候倒欠点,有时候存下几百一千。


一年到头,手头的余钱也不多。想要省钱,反倒容易陷入“无效省钱”的陷阱中。


网友赵赵也经历着这样的事,她妈妈却告诉她自己的攒钱经验。


当年她和赵赵爸爸两人借钱结婚,一个月工资只有两百块。但不到两年,不仅还掉了跟别人借的五千元钱,自己还攒下了一些钱。


除了每个月强制存下一笔钱,她生活开支分为4个部分:


1、衣


衣服不看价格高低,看质感和是否适合自己,尽量做到物有所值。


这样不会因为质量不好越买越多,也不会陷入“贵的就是好的”的消费观里。



2、食


保证身体健康,尽量减少吃预制菜、外卖,多自己做饭。


冰箱里可以屯点腊肉腊鱼,但新鲜的水果蔬菜肉蛋奶还是现买现做现吃。


吃多少,花多少。


3、住


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水电不仅是为了省钱,也可以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


家里的东西做到循环利用,用完再买,旧的毛巾可以擦桌子,减少纸巾消耗,牙膏用到挤不出来再扔,要物有所值,也要物尽其用。


打折促销的时候,是购买日常消耗品节约成本的大好时机,但不要为了凑单而买自己不必要的东西。


不需要,买了也等同于多花钱。



4、行


除非家庭、工作需要,不必买车;能走路就不要骑车,能骑车就不做公共交通,能做公共交通就不要打车。


发现了吗?省钱的秘诀就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常里。


想花钱的时候还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冷静期,要么加购物车后隔天再买;


要么买团购券,真需要的时候自会用上,反之等时间到了,钱也会退回到账上。


当你区分欲望和需求,便会发现,存钱不是囤物,很多钱都没有必要花。


小钱省下来,才能攒出大钱。




在消费决策类节目《焕新吗?朋友》中,储殷教授坦言中年人绝大多数在年轻时候没有接受过财务教育。


最终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会做出一些不应该的财务安排。


“他在明明要意识到自己挣钱走下坡路的时候,反而扩大开销,然后在需要做保守性财务选择的时候,做了很多不必要的投资和冒险。”


的确,这就是很多中年人的现状。


身边有个朋友,常常苦恼于家里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赚钱的念头越发强烈。


今天跟这位老乡签订承包果林的协议,等到水果的采摘季,因为不会打开销售渠道,只能潦草以普通价格卖给别人;


明天失败了也没关系,兴致一到,摩拳擦掌还能拼一把事业。


老人想证明自己老当益壮,家里人却苦不堪言,常常要拿出存款给老人填账。



说到底,中年以后想要攒钱,除了节流,就是开源。


看着别人通过金价、股票、新能源等各种机会搭上顺风车,无论是谁都难挡其中的金钱诱惑。


但理财拼的是资金,也是认知,我们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对于理财能力不强的人来说,最好的投资,不是搭上顺风车,而是设立三金,投资家庭,不受风雨侵扰。


教育金,专款专用:


合理分配教育支出,通过教育基金、定期存款等工具储备子女教育费用,占比收入不超过30%。



养老金,宜早启动:


及时关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调整;


每月将收入的10%-20%存入养老专用账户,优先配置低风险资产,避免单一依赖银行存款或高风险投机。


应急金,保险配置:


覆盖6个月生活费的应急账户是底线,同时配置医疗保险和意外险,覆盖刚需风险,预防突发健康问题。


生活的优先级,家庭排第一位。


请记住,确保伴侣、子女、老人的基本保障后再追求财富增值。




2023年3月,二胖的父亲因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急救。


入院后需要交几万元钱做备用金,当时他身上只有五万元钱。


掏空了身上的钱,才给父亲完成了这次治疗。


因抢救及时,父亲很快脱离了生命危险,后期坚持康复,也恢复了健康。


但经此一事,他意识到钱才是救命的基础。


他仔细算了算这笔账,报销后的治疗费一万多,后期康复费用和药钱花费了五万多。


一场病,前前后后花了八万多。


以至于,他在接下去的一年半时间里,都还在为这笔开销“还债”。


但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他不会只花这八万多,母亲胃胀气和肠胀气,去医院做了个胃肠镜,又花了两千多。



人活到了一定年纪,或是身体机能下降,毛病频出,或是面临亲人生病时,都会认识到最宝贵的资产,不是账上的余额,而是你我和家人的身体。


健康的身体,能为我们挣钱,也能为我们省钱。


网友安小吉因工作原因在两年内调查了五六千户困难家庭,亲自访问两百多家,见识到了各种苦难后发现,80%以上的人都是因病致贫。


一场病能让一个劳动力没了经济来源,也能让一个家庭陷入紧急窘境。


当你觉得存钱很难的时候,与其省下损耗身体的钱,不如置顶储蓄健康的能力。


1、定期体检


每年至少一次全面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2、改变生活方式


规律锻炼,戒烟限酒,饮食均衡,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班透支身体。


3、小病及时处理


身体有不适时立刻就医,避免拖延成大病。


用命省钱容易,拿钱换命难。




博主@阿老师不焦虑讲述了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


她朋友特别会过日子,从大学起就开始精打细算,能节俭尽量节俭,不点外卖少买新衣服。


和他们一起去逛商场的时候,宁愿多走点路,也要省钱。


就这样过了十几年,朋友靠着每个月强制存1万,有了100万的存款。


身边的人都以为,朋友能靠着这一笔巨额存款过上很好的生活。


但不仅没有,反而还产生了无尽的焦虑。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朋友忧心忡忡地问出了埋在她心底的问题:


“我存这么多钱,养老真的够用吗?”


她不敢随便花钱,总担心现在花多了,以后不够花;也不敢进行理财,怕承受不住亏损,让存好的钱打水漂。



长此以往,钱带给她的不是满满的安全感,而是越省越焦虑,越存越觉得不够用。


看到朋友这个情况,博主想到了《稀缺》中的一句话:


“当我们长期处在一种稀缺的心态里, 那我们的大脑就只会想着怎么去省钱,而不是想着怎么去赚钱。”


诚然,当省钱存钱成为一种常态后,变化的不仅是数字,也是我们的心态。


有人从存钱中获得满足感,有人在省钱里逐渐焦虑不安。


一开始以为存30万就足够了,但到了30万,便开始想30万不够,50万才行。


觉得货比三家是优点,但真为了小钱货比三家,打个20元的车都费劲对比,发现自己多花了又反复陷入内耗时。


花钱成了负担,省钱也不会让人觉得快乐。



我们始终要明确一个事实,存钱是一种长期主义,要慢不能快。


当我们不需要再短时间内攒出一笔钱时,便会意识到存钱并不是不花,而是该存存,该花花。


要相信自己能有钱,也要坚信自己值得花钱。


我们挣的钱,一部分留给现在,一部分留给未来。但在花钱的那一刻,是现在,也是未来。



《平凡的世界》中有句话:


钱是好东西,它能使人不信仰,并且叫人产生信心。


无论何时,有钱才能谈一切,哪怕没钱能解决90%的问题,剩下的10%依旧需要用钱去解决。


在这几条存钱建议里,DeepSeek也告诉我最重要的永远是第一条:


强制储蓄。


这几年,看过身边很多中年人开始面临生活质量的下降,大多逃不开储蓄不够,收入缩减。


我们想要获得人生的自由,有底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必须“先存钱”开始,给未来留一份体面的保障。


很喜欢一段话,送给每个辛苦坚持的中年人:


“你要在你不缺钱的时候去存钱,在你身体健康的时候去锻炼;


在你不缺爱的时候迎接爱,在你身体不生病的时候去养生;


在你不考试的时候去读书,在你婚姻稳定的时候去提升自己……


所有事情都要在它发生之前掌握主动权,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赢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中年人   开销   存款   家里   老人   身体   收入   建议   孩子   家庭   方法   朋友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