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行政区划示意图
一、甘肃省级行政区最早成形于秦汉。
*陇西及陇右、陇东和北地
秦以陇东和陇西为基在天水建国立都,向东占领关中后因陇东位于关中北部改为北地,这是甘肃最初的陇西郡和北地郡,以陇山(现六盘山)为界划东西。
陇山之西为陇西、陇右,陇山之东为陇东、北地。
*河西走廊
汉武帝先后纳入武威、张掖、酒泉、额济纳(居延海)、敦煌,因地处黄河之西又形似走廊故称河西走廊。
汉.凉州刺史部示意图
*凉州刺史部
汉对匈奴作战占领河西后,以陇西郡、北地郡、武威郡、酒泉郡、额济纳属国为基建立凉州刺史部。
凉州刺史部是甘肃最早成形的省级行政区,后在前面四郡基础上又分出天水郡、武都郡、安定郡、金城郡、张掖郡、敦煌郡。
*这个时期的军政文化中心在天水
黄帝后裔稷在庆阳发祥,其文化在天水逐渐成熟,历经十二代发展挺进宝鸡,第十三代周后王在宝鸡周原建邑,又经周文王和周武王两代建立西周,西周都城就在宝鸡周原。
秦以陇西和北地发展,经过六代不断拓展在天水立都建国,先后征服关中和巴蜀,历37代统一山东列国建立第一个封建帝制王朝,国都由天水迁到咸阳,天水为上邽,咸阳为下邽。
秦奉六世之余烈在天水建国,历经150年发展挺进宝鸡。
秦奉六世之余烈在天水建国
汉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相当于十三个省级行政区,凉州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天水,州牧治所设在天水张家川。
近代考古证明:周、秦文化在甘肃已经成熟,宝鸡周原和临洮遗址又佐证了先周及先秦文明在陇发祥。
周在陇西宝鸡周原建立西周
二、隋唐时期,甘肃纳入青海和新疆
隋改郡为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行政区。金城郡改为兰州府,兰州府辖狄州(又称狄道,现临洮)、河州(现临夏)。
隋炀帝为打通丝绸之路消除沿途威胁,自兰州府河州沿黄河谷地攻击青海吐谷浑纳入青海,经扁都口、民乐至河西,在张掖开万国会代表丝绸之路打通。
*河湟谷地
河指黄河,湟指湟水河,河湟谷地指黄河和湟水河谷地,区间为兰州西固三江口以上的黄河干流及支流河谷,含庄浪河、大通河、湟水河、洮河、大夏河流域。
这个区域是唐蕃古道和南线丝绸之路咽喉,有海藏咽喉之称。
*陇右道、河西道
唐,道为省级行政区,府为地级行政区,州比较复杂小于府高于县。
唐陇右道辖陇西、青海、河西,道治初设西宁府鄯州,现海东乐都。后迁到兰州府狄州,现定西临洮。
陇右道纳入西域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辖区太大而分治,新建河西道,治所位于凉州府。
这是甘肃省级行政区首次将青海和新疆纳入辖区,清代康雍乾三代西征第二次将青海和新疆纳入辖区,甘青宁疆一家久矣。
唐.陇右道及河西道区位示意(按当前行政区示意)
*凉州
唐代将武威郡改为凉州府,这个凉州与汉凉州不同,汉代是省级行政区,唐代是地级行政区,现在的凉州区是县级行政区。
唐从陇右道分出河西道,凉州府成为河西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武威凉州是六朝都城,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西凉等在此建立都城。
*凉州会谈
蒙古击败西夏后着手攻击南宋,蒙古皇子阔端坐镇凉州,自兰州府和西宁府出重兵压向吐蕃。
1247年吐蕃宗教领袖、藏传佛教大师萨迦.班智达至凉州与阔端会谈,吐蕃纳入中华多民族大家庭,建白塔寺以纪念。
凉州会谈
*甘肃政治军事文化交通中心转向兰州
汉凿通西域后,凉州刺史部北跨黄河伸向塞北西域,陇山让位黄河,不再是以陇山划东西,开始以黄河划东西,大区分河西和河东。
地跨河东、河西两大区,把控河湟、河套要塞的金城兰州军政地位持续攀升,唐陇右道首府置兰州。
兰州府辖渭源、狄州(临洮)、河州(临夏)、金城、靖远等地,治所设在狄州又称狄道。这是省级行政首府首次设在兰州,从唐代开始甘肃首府就转向兰州府。
清代陕甘一家时为陕西省,陕西省巡抚治所设在兰州。陕西省辖陕右行政司和陕左行政司,陕右使驻巩昌、陕左使驻西安。
陕甘分治后,陕甘总督府治所设兰州,甘肃省巡抚由总督兼任,兰州府成为西北政治军事交通中心。
兰州与沈阳、保定、武汉、南京、广州、成都并列。
建国后兰州军区总部和兰州铁路局总部驻兰州,确定其大区中心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兰州地位持续下跌,当前跌落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已沦落到与西安、乌鲁木齐并列的尴尬局面,除了军事和交通外经济已被拉开距离。
各大区政治军事交通综合中心城市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