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来聊聊一个投资10万元,20天就倒闭的创业项目——干蒸菜。为什么当下的餐饮行业这么难做?

答案是肯定的,用“残酷”形容一点不夸张,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整年就有近300万家餐饮门店悄悄关了门,平均下来每天得有8000多家店贴出转让通知,“收缩”“退场”成了行业里最常听到的词。
以前满大街都是的小龙虾店、牛蛙店、黄焖鸡店,现在也成了倒闭率榜单上的常客,就连之前靠“现蒸烟火气”火遍街头的干蒸菜,也没逃过“风口过了就凉”的命运。

更有意思的是,高倒闭率还催生出一个新词,“餐饮收尸人”。这些人专门盯着那些经营不下去的门店,用特别低的价格收二手设备,有的甚至按废铁价算,翻新一下再以原价七八成的价格卖给新一批想创业的人。
有干这行的人说,这种模式的投资回报率能到800%,有人光三天就赚了15万,所以才有“干餐饮不如收破烂”的调侃,这话听着扎心,却真实反映了行业的浮躁。

在这种大环境下,干蒸菜的起起落落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在餐饮创业的通病:太多人被“一个月开30家店”“翻台率500%”这种虚假数据冲昏了头,盲目跟风开店,却忘了餐饮最根本的逻辑是什么。
从干蒸菜怎么火起来,又怎么快速凉下去的过程里,咱们能清楚看到,一个品类怎么靠风口站上顶峰,又怎么因为没根基摔下来,这背后的陷阱,所有想做餐饮的人都得警惕。

咱们接着聊,谁能想到啊,曾经让消费者凌晨5点就去排队、周末取号能超过600个的干蒸菜,才一年时间就成了“倒闭重灾区”?

有人投了十几万开店,才经营20天就因为天天亏,只能关门止损,连当初花几万买的设备,最后想按废铁价卖掉都没人要,回收商说,光运设备的成本都比设备本身值钱,你说惨不惨?
这种“前脚火到排队,后脚关门倒闭”的反差,不是运气差,而是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咱们回头看看干蒸菜是怎么火的,它确实踩中了大家的需求。
干蒸菜起源于广东,本来就是餐厅菜单里的一道普通菜,靠着“不加水、高温蒸、保原味”的特点,在现在预制菜到处都是的时候,正好满足了大家想吃“现做的、健康的”的需求。

更聪明的是,品牌方还加了“仪式感”:快出锅的时候淋点白酒,瞬间就能冒火,端上桌还滋滋冒油,这种视觉效果在网上一传播,干蒸菜就从“家常菜”变成了“网红打卡菜”。
为了赶紧抢占市场,大部分干蒸菜品牌都走加盟路线,2024年宁波开的卞太太老宁波干蒸菜,一年就把店开到了18个省份,总共超过150家。

还有潘抱抱老宁波干蒸菜,2024年下半年才成立,就3个月时间,在成都、杭州这些城市开了20多家店;顺德系的干蒸菜更夸张,各种同名的店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这些店的装修也都一个样,走“市井风”:铁皮招牌刷红漆,店里摆老式木桌,墙是裸露的水泥墙,菜单用手写的,故意营造出“地道小馆子”的感觉,再加上菜品就20种左右,想着能提高翻台率。

干蒸菜凉得这么快,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而是“加盟坑人”“产品不行”“大家都抄来抄去”这三个问题凑到一起了,这也是很多网红餐饮品类都逃不过的“风口魔咒”。

先说说加盟的坑,表面看,开家干蒸菜加盟店的投入不算低:加盟费5万,保证金1万,装修6到12万,设备4到8万,第一批物料1到3万,光这些加起来就快20万了,还没算房租、人工这些日常开销。
但品牌方会给你画个大饼:社区店一天能接120到150单,商圈店能接200到250单,客单价30块左右,算下来一个月能赚近4万,4到6个月就能回本,比行业平均10到14个月的回本时间快多了。

可实际情况呢?大部分加盟店一天的订单连品牌方说的一半都不到,更坑的是,品牌方还要从营业额里抽3%的提成,而且所有食材都得从总部买,加盟商这不就是给品牌方打工吗?利润都被榨干了,不倒闭才怪。
再说说产品本身的问题,干蒸菜的客单价一般在35到50块,这个价格特别尴尬:要说它是正餐吧,店里是铁皮房、拼桌坐、服务也一般,根本配不上这个价。
要说它是快餐吧,又比大家心里的预算贵太多,有数据显示,85.2%的人能接受的中式快餐价格不超过30块,还有四成多的人预算低于20块。

更让消费者不满的是“价高量少”,有家店的干蒸盐田大虾,38块钱一碟,里面就5只虾,算下来一只虾要7块6。
而且干蒸这种做法特别挑食材,新鲜不新鲜一吃就知道,没有重油重盐能掩盖,可有些跟风开店的人根本不重视食材,做出来的菜又柴又没味,网上全是吐槽,口碑坏了,店自然就没人来了。
最后是大家都抄来抄去的问题。干蒸菜没什么技术门槛,做法网上一搜就有,设备在厨具市场随便买,就连装修、宣传的话都一模一样。

一家店火了,几百上千家店跟着开,市场很快就满了,店里只能降价抢客人,可一降价就得降低食材成本、减少服务,消费者体验变差,来的人更少,最后就陷入“降价-亏本-关门”的死循环。
干蒸菜这个例子,给所有想做餐饮的人上了一课:做餐饮不是追风口,而是要踏实做“长期主义”,守住“味道好、服务好、价格合理”这三个根本,毕竟现做餐饮不是赌运气,而是要理性分析,长期坚持。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