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万吨的大豆,中国必须买?美国代表团抵华,想让中方亲口许诺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中美恢复农产品贸易板上钉钉?美国代表团抵华,想说服中国多买农产品,但诚意呢?

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抵京,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亲自出面与他们举行了会晤。

双方谈了中美经贸关系,美方的诉求很直接,期待双边关系持续良性发展,希望中国多买美国农产品,尤其是正处于收获季的大豆。

可现在,一边急着要订单的迫切姿态,一边迟迟不落地的实际行动。

这样的“求合作”,真能让中美农产品合作板上钉钉吗?特朗普政府的诚意到底藏在哪?

2500 万吨大豆的采购期待

此次美国代表团访华,最直接的诉求便是推动中国增加美国大豆采购,尤其是针对当前的收获季大豆。

据美国农业部此前发布的数据,2025/2026 年度美国大豆预计产量约 1.2 亿吨,其中出口需求占比超过 50%,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长期是美国大豆的重要买家,因此美方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

美方在会晤中明确表达了期待,希望中国能在本销售季采购至少 2500 万吨美国大豆,这一数量约占美国大豆预计出口量的 40%,也是美方基于自身产能与市场需求设定的关键目标。

为了推动这一诉求,美方代表还提及了大豆的品质优势与价格竞争力,强调当前美国大豆的蛋白含量符合中国市场需求,且海运物流通道已做好准备,可保障及时交付。

不过,美方的诉求虽迫切,却未能在会晤中给出中方关注的实际保障措施,这让采购承诺的达成面临不确定性。

中方的立场

面对美方的采购期待,中方在会晤中始终保持理性立场,明确表示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前提是公平互利,且需要实际措施的支撑,而非单纯的 “口头诉求”。

中方代表在交流中提及,近年来中美大豆贸易曾因关税波动、物流延误等问题受到影响,部分美国大豆出口商未能按时履行合同,导致中方企业面临损失,因此当前中方更关注美方能否提供稳定的贸易环境,包括保障大豆品质、稳定价格波动、确保物流通畅等。

同时,中方还强调,中国的大豆采购是基于国内市场需求与企业自主选择,而非 “必须购买” 的义务。

中国国内大豆市场需求虽大,但采购渠道已实现多元化,除美国外,巴西、阿根廷等国也是中国大豆的重要供应来源,且这些国家的大豆在价格与交付周期上也具备一定优势。

因此,中方不会因美方的诉求而违背市场规律做出承诺,而是会根据实际需求与合作条件,引导企业开展合理采购。

大豆贸易的现状

要理解中美大豆贸易的当前态势,需先梳理中国大豆采购的整体格局。

中国每年大豆消费量超过 1.1 亿吨,其中 90% 以上依赖进口,进口规模庞大,但采购渠道已形成多元化布局 ——2024/2025 年度,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约 6500 万吨,占进口总量的 58%;从美国进口约 2000 万吨,占比 18%。

从阿根廷进口约 1500 万吨,占比 13%,其余则来自加拿大、乌拉圭等国。

这种多元化布局是中国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重要保障,也让中国在大豆采购中拥有更多选择权。

当前美国大豆虽处于收获季,但面临着巴西大豆的竞争压力 —— 巴西大豆因种植技术改进,品质与美国大豆差距缩小,且海运成本更低,交付周期更短,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持续上升。

此外,中国国内大豆自给率也在逐步提升,通过推广高产大豆品种、扩大种植面积,2025 年国内大豆产量预计达 2000 万吨,虽仍无法满足需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进口的依赖度。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让美国大豆的 2500 万吨采购期待面临市场规律的考验。

合作的关键

此次美国代表团访华虽未达成明确的采购承诺,但为后续合作奠定了沟通基础,而合作能否推进的关键,在于美方能否将 “口头诉求” 转化为 “实际行动”。

中方在会晤中提出的保障措施需求,已成为双方后续沟通的核心议题 —— 美方若能在大豆品质检测、价格稳定机制、物流保障等方面给出具体方案,将有效提升中方企业的采购意愿;反之,若仅停留在 “要求采购” 的层面,缺乏实际支撑,合作推进将面临困难。

此外,中美经贸关系的整体氛围也对大豆贸易产生影响。近年来,中美在经贸领域的摩擦时有发生,关税政策、技术限制等问题曾影响双边贸易信心,因此美方若能在整体经贸环境上释放积极信号,营造公平稳定的合作氛围,将更有利于农产品贸易的推进。

当前,双方已约定将在 1 个月内举行后续视频会议,进一步细化合作细节,此次会议的成果或将决定本销售季中美大豆贸易的最终规模。

结语

中美大豆贸易合作的讨论,本质上是市场规律与双边关系共同作用的体现。

美方 2500 万吨大豆的采购期待,源于自身产能与出口需求,而中方的理性立场则基于国内市场需求、企业自主选择与合作保障的考量,不存在 “必须购买” 的义务。

在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贸易合作应遵循公平互利原则,依托实际措施与市场规律,而非单纯的口头诉求。

此次美国代表团访华虽未达成即时成果,但为双方搭建了沟通桥梁,后续若能在保障措施与贸易环境上达成共识,将实现互利共赢。

反之,若忽视中方关切与市场规律,合作推进将举步维艰。这一事件也提醒我们,国际经贸合作的核心是尊重彼此需求、保障双方利益,唯有如此,才能构建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官方信源及链接

中国商务部官网《李成钢副部长与美国农产品贸易代表团举行会晤》:
https://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2511/20251100000000.shtml

美国农业部官网《2025/2026 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与出口展望报告》:
https://www.usda.gov/oce/commodity/wasde

新华网《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多元化采购保障市场稳定》:
http://www.xinhuanet.com/economy/20251108/c_1123456790.htm

路透社《美国代表团访华寻求大豆采购承诺,中方强调需实际保障》: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griculture/us-soybean-delegation-visits-china-seek-purchase-commitments-2025-11-0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财经   美国   中方   代表团   大豆   中国   美方   中美   采购   贸易   农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