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死后妻儿三人流落街头,周至柔避而不见,多亏吴石曾救过一人

吴石,出生在1894年的福建闽侯螺洲,那时候国家乱成一锅粥,他从小就对军旅感兴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7岁的他跟着福建北伐学生军上了前线,亲身经历了推翻帝制的那些日子。两年后,他考进武昌第二师范附属中学预备班,次年夏天直接进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在学校里,他成绩拔尖,毕业时排名第一,人称保定军校状元。同期同学里有白崇禧、张治中、何键这些后来名声在外的将领,他跟他们关系都不错,尤其是跟陈诚交情深厚。

毕业后,吴石没闲着,先是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平广州商团叛乱的平定。1920年,他去日本深造,先在东京炮兵专门学校学了两年炮兵技术,1922年转入陆军大学,专攻战术和战略。回国时已经是1924年,他先在陆军大学教书,1936年授少将军衔。抗战时期,他参与了随枣战役、豫湘桂战役、湘鄂战役和闽赣战役这些大仗,运筹帷幄,立下不少功劳。胜利后,他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部长办公室主任,蒋介石挺看重他。

但吴石不是一味效忠国民党的人。抗战结束,国民党从接收变成劫收,民生凋敝,内战又起,他看不下去。1947年,通过好友何遂和吴仲禧的引荐,他开始接触中共,接受领导,利用职务收集国民党核心军事情报。那些年,他冒着暴露的风险,传递了大量绝密资料,包括江防部署和炮台位置,帮助解放军推进。1949年3月,他调到福州绥靖公署任副主任,8月13日奉命去台湾,表面上任国防部参谋次长,中将军衔,实际继续潜伏。

在台湾,吴石进入国民党最高决策层,接触到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和各岛登陆点资料。他组建东海情报小组,联络中共地下党员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人,陆续送出金门岛兵力变化、西南战役国军调动等情报。这些情报直接促成1950年第二次舟山战役的胜利,解放了舟山群岛。

吴石的贡献不小,但也埋下隐患。1950年1月,他冒险去香港联络,2月返回没多久,叛徒蔡孝乾供出线索,保密局从笔记本上看到“吴次长”三个字。毛人凤报告蒋介石,周至柔下令调查,谷正文假装老部下去王碧奎家套话,很快证据链齐全。3月1日,吴石夫妇和陈宝仓、聂曦同时被捕。

审讯中,吴石受尽酷刑,电击、灌辣椒水,一只眼睛被打瞎,但他一口咬定不认罪。蒋介石亲自下令杀无赦,6月10日,吴石和朱枫、陈宝仓、聂曦在台北马场町刑场就义,年57岁。遗书写给儿辈,叮嘱守清廉勤俭家风,树立民族正气。1973年,人民政府追赠他革命烈士称号。他的牺牲,加速了国民党在台湾的孤立,但也让家人付出惨重代价。

吴石一走,王碧奎和两个孩子的生活就彻底崩盘。王碧奎是吴石的结发妻子,两人育有四子,长子吴韶成和长女吴兰成留在大陆,次女吴学成和幼子吴健成随他去台湾。吴学成牺牲时16岁,吴健成才7岁。被捕当天,王碧奎也被抓进台北保密局监狱,她对丈夫的情报工作一无所知,从没参与过,审讯时特务翻遍包裹,只找到些换洗衣物和孩子照片。但国民党当局不讲道理,直接扣她当人质。

监狱关押了七个多月,王碧奎出狱是1950年11月。那段时间,吴公馆被没收,姐弟俩被房东赶出门。国民党推行白色恐怖,人人自危,谁沾上“叛逆家属”边都怕掉脑袋。姐弟俩无处可去,只能流落台北街头。吴学成辍学,摆摊给人擦鞋补鞋维持生计,小小年纪双手磨出老茧,靠捡垃圾桶里的残羹冷炙过日子。晚上挤在桥洞或废弃店铺的木板上,盖破麻袋御寒。吴健成年纪小,跟着姐姐乞讨,饿肚子是家常便饭。

出狱后,王碧奎一家三口更难。没收入,没房子,王碧奎捡菜叶缝衣物,勉强糊口。吴学成扛起重担,18岁就嫁给一个普通工人,换来点经济支持,让母亲和弟弟有口饭吃。台湾那几年,经济凋零,失业率高,普通人家都紧巴巴,吴家这种背景更没人敢帮。旧部里,只有吴荫先这个侄孙冒险接济,每月送点米粮和银元,藏在床板下。其他人要么躲得远远的,要么直接断联。姐弟俩的童年就这样在恐惧和贫困中度过,吴健成后来回忆,入学手续是陌生人办的,吃住学费也有人暗中安排,但具体是谁,没细说。

这种遭遇不是个案,白色恐怖下,国民党抓了上万人,家属株连,很多人家破人亡。吴家幸存下来,靠的就是王碧奎的隐瞒和孩子们的韧劲。但长期看,贫困留下的创伤深远,吴学成婚后生子,还得寄钱回家养家。王碧奎1993年在美国逝世,享年90岁,骨灰合葬吴石墓前。吴健成上学、出国,全靠后来的资助。三十多年后,1980年代初,长子吴韶成和长女吴兰成从大陆辗转赴美,四兄妹在美国重聚。

周至柔跟吴石关系本不差,两人都是保定军校出身,他是第八期,吴石第三期,按辈分是学弟。早年军校操场并肩,周至柔学吴石的站姿和战术。回国后,周至柔升得快,1950年时任国防部代理参谋总长兼空军总司令,陆军二级上将,手握实权。吴石被捕前,深夜打电话求助,周至柔那边副官都不敢接,因为他正参加蒋介石的紧急会议。接“共谍嫌疑”电话,等于自找麻烦。

抓捕吴石,周至柔亲自带队。毛人凤汇报时,他下令先取证据再办。谷正文套王碧奎的话后,他签报审判文件,法官提议死缓,他没吭声,任蒋介石革职法官,直接下枪决令。吴石牺牲后,周至柔对吴家视而不见。王碧奎出狱求见,他仆人关门不纳。探监时,王碧奎带凤梨酥,周至柔手下掰碎检查,防藏密信。

周至柔不是不知道吴家苦,他位高权重,一句话能改变命运。但他选择明哲保身。吴石案是蒋介石立威的政治祭品,救人等于自毁前程。吴石不是黄埔系,也非浙江人,跟桂系白崇禧、李宗仁走近,粤系张发奎有交情,在国民党内部是边缘人物。周至柔是蒋嫡系,又是陈诚“土木系”核心,正爬坡关键期。插手吴案,搭上全家性命不说,还拉低仕途。事后,他步步高升,1954年国防会议秘书长,1957年台湾省政府主席,1962年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1986年去世,享年87岁。

这种自保,在乱世常见。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忠诚度靠表现,周至柔算计准,避开雷区。但对吴家来说,他的回避就是雪上加霜。学弟变陌生人,恩义成泡影。历史书上,周至柔留名将领,吴石却成烈士。

陈诚跟吴石同期保定第三期,吴石是学长,两人交厚。1927年南昌战役,陈诚染疟疾,高烧不退,大冬天命悬一线。吴石脱下棉衣裹他,带警卫连冲火线,背着他穿梭三里枪林弹雨,藏进破庙守一夜,直到陈诚退烧。这份过命交情,陈诚记一辈子。1950年吴石被捕,陈诚想救,但蒋介石杀无赦令下,没辙。他转而保王碧奎,处决文件到手,批“暂缓办”三个字,给营救时间。

监狱里,陈诚暗中交代狱警多照顾王碧奎,默许她通过狱友传信。吴碧奎靠这便利联系外界,吴荫先多方运作,她才出狱。出狱后,陈诚每月送200台币,仆人深夜递纸包,王碧奎藏起分给孩子。这钱解燃眉之急,让吴健成入学台北建国中学,吴学成去教会学校。1950年代中,吴健成完成学业,陈诚支持他赴美深造,从事专业工作。陈诚的帮助不止钱,他安排入学手续,吃住用品全包,吴健成后来在美国安定,娶妻生子。

陈诚地位高,台湾省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一级上将,蒋介石倚重。但他帮吴家,冒风险。国民党高压下,资助“叛逆”家属,查出来够枪毙。但恩义重于利害,他没忘南昌那夜。陈诚1965年逝世前,还在日记提吴石旧事。吴家感恩,吴健成定居美国后,双手翻旧信,忆陈诚化名陈明德寄物。

这种回报,在国民党将领中少见。大多自保如周至柔,陈诚却伸把手。不是英雄主义,是人情债还清。吴家因他,避开绝境,四兄妹1980年代在美国重聚,客厅里举杯忆父亲。陈诚的举动,接地气地说,就是老实人还人情,不求回报,但暖了人心。乱世里,这样的故事,才是真金。吴石种善因,陈诚报善果,吴家活下来,延续血脉。历史不只枪炮,还有这些隐秘温情,值得细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历史   周至   妻儿   街头   国民党   蒋介石   战役   保定   台北   台湾   保密局   国防部   炮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