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举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本报讯 (记者 王涛)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决策部署,将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作为推动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通过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双向发力,有效激发了群众婚育意愿。最新统计显示,多项关键指标呈现积极变化:今年上半年全市婚姻登记达16776对,较去年同期增长23%;符合政策的新婚夫妇已获1500余万元专项奖励;市域内出生的7555名新生儿中,超过七成家庭领取了生育补贴。

全链条支持,激发青年婚育新活力。结合“三八”妇女节、世界人口日等重要节日,各有关部门通过制作展板、发放宣传彩页、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生育政策、科学育儿、健康知识和托育服务,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观念。为破解青年“婚恋难”,我市创建了“青春吕梁”青年服务综合云平台,建立了“未婚适龄、大龄青年”数据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组织相亲联谊活动,为青年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婚恋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已吸引2.3万余名未婚适龄青年注册。近三年,团市委累计举办联谊交友活动45场,各级团组织举办相关活动200余场。今年已举办9场,服务青年达1300人次,现场促成70对青年牵手。此外,我市还出台了有效的激励政策。2025年1月1日起,对在我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奖励,有效激发了适龄青年结婚积极性。上半年,全市婚姻登记16776对,较2024年同期增加23%,其中符合发放条件的10373对,发放奖励资金1500余万元。

强化生育保障,切实降低家庭负担。我市严格落实产假、护理假、育儿假和陪护假制度,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职工依法享受生育休假权益。在寒暑假开展职工子女托管服务,真正帮助解决育儿困难。在生育补贴政策上精准发力。上半年,发放生育补贴5416人次,发放2052.5万元,发放人数占市域内新生儿数量的71.69%,其中一孩发放532.4万元,2642人次;二孩发放1134.5万元,2246人次;三孩发放385.6万元,482人次。落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同时,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减轻生育家庭的医疗负担。

聚焦“一小”服务,破解托育养育难题。托育方面,全市已建成13所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共建设1360个托位,按照公建公营和公建民营两种方式运营,执行统一的政府定价,提供普惠、优质、便捷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我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落实对执行政府指导价的普惠托育机构进行补贴的支持政策,补助标准为独立托育机构每婴儿每月500元,幼儿园延伸办托的是每婴儿每月300元,全年补助不超过10个月,去年认定普惠托育机构98家,发放补贴665.66万元。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有条件幼儿园规范开设托班的通知》,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增加托位供给满足家庭的托育需求。截至6月份,全市托位总数14563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39个,认定121家普惠托育机构,公办示范性托育机构托位使用率47.37%。同时,在机场、火车站、商业中心医院、汽车客运站等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共配置68个母婴室。教育方面,对符合政策生育二、三孩家庭的,根据家庭意愿,协调支持符合入学条件的同一家庭不同年龄段子女在同一学校入学。住房方面,2025年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200套,启动市本级735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成后将优先安排多子女家庭,切实减轻青年夫妇及多子女家庭住房压力。

从婚恋引导的“青春吕梁”平台到生育全程的医疗个税保障,从普惠托育的多元供给到教育住房的精准支持,我市正织密织牢生育支持网络,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育儿   我市   友好   社会   青年   家庭   政策   机构   全市   婚恋   住房   吕梁   婴幼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