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消费电子领域最热的词汇莫过于“AI眼镜”了,不仅是雷鸟、Rokid、XREAL等深耕头戴设备多年的厂商,小米、阿里等巨头也已经陆续下场,再加上还在观望的华为、百度,AI眼镜这个赛道可谓是“群英荟萃”。如今,就连老牌厂商HTC也都忍不住下场了。
不久前,HTC推出了旗下首款AI眼镜VIVE Eagle,其以极简时尚设计结合多元AI功能,可支持中文语音操控,将音乐体验、AI 助理、智能拍摄等功能融入在极具风格的镜框中。HTC方面是这样形容VIVE Eagle的,“VIVE Eagle不仅是一副眼镜,更是一个让科技以自然方式融入生活的入口,也展现了HTC持续以科技之美,启动人们与世界的全新对话。”
不得不说,HTC这次可以说是洞悉了Ray-Ban Meta成功的秘诀。至于Ray-Ban Meta为何会现象级的产品?毫无疑问兼具科技趣味性与时尚潮流才是关键。相比表现平平的初代产品Ray-Ban Stories,Ray-Ban Meta在获得了麦克风阵列、120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Meta AI的加持后,就有了视频拍摄和AI交互这两大使用场景。
同时Ray-Ban Meta还有传统雷朋太阳镜的时尚设计,因为是一款能让用户在公共场合毫无负担使用的时尚科技单品。HTC的VIVE Eagle也一样,它的“长相”同样是普通的眼镜样式,也将摄像头巧妙隐藏在了镜腿上,做到了“让智能不喧哗,让功能自然地融入穿戴设计”。
即使抛开高通骁龙AR1 Gen1主控、索尼12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以及HTC自研的VIVE AI语音助理,即便只看48.8克的轻量化机身、可调整的独立金属鼻托、蔡司UV400太阳镜片,VIVE Eagle作为一款常规太阳镜也可圈可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VIVE Eagle的出现是否意味着HTC这家沉沦许久的消费电子厂商,就有了咸鱼翻身的可能呢?答案或许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尽管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型号出货量追踪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10%,AI大模型技术为智能眼镜带来了多元化的功能拓展,让后者从能用变成了有用。
可是VIVE Eagle要从蓬勃发展的AI眼镜市场分到一杯羹却依旧难如登天,因为HTC给它的定价是15600新台币(约合3729元人民币)。作为对比,同样采用骁龙AR1 Gen1平台的小米AI眼镜售价仅1999元人民币。如果认为一向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AI眼镜定价不具参考价值,那么核心配置与VIVE Eagle几乎一样的雷鸟RayNeo V3,其实也只要1899元。
当然,或许有人会认为VIVE Eagle是面向海外,所以远离内卷的国内市场可以为其带来更高的溢价空间。只不过AI眼镜赛道目前毫无争议的领跑者Ray-Ban Meta,售价其实也只要299美元(约合2146元人民币)。虽然Ray-Ban Meta的硬件配置确实不如VIVE Eagle,但技术参数更高并不代表体验也能领先。
Ray-Ban Meta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其与Facebook、Instagram的社交生态联动,随手一拍即可分享到社交平台就是这款产品能获得大量用户青睐的关键。君不见阿里的“夸克AI眼镜”也是主打“支付宝+高德+淘宝”的生活服务组合拳,小米AI眼镜则背靠米家生态。
HTC其实也为VIVE Eagle找了一个卖点,那就是隐私防护,他们宣称VIVE Eagle自设计之初就将个人隐私纳入了核心设计考量,所有使用者的资料都会去识别化,并且不进行使用者行为追踪,也不用于任何AI模型的训练。可问题是支持拍照和拍摄功能的AI眼镜,本身就是一个陷入隐私漩涡的产品,会去购买的消费者往往要么是不在乎别人隐私,要么就不在乎自己的隐私。
即便隐私保护是一个不错的概念,可奈何在AI眼镜、特别是支持拍摄功能的AI眼镜这个细分产品中,很难成为用户的痛点。再加上高昂的售价,或许市场会为VIVE Eagle给出一个让人有些尴尬的答卷。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