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鸿兵:美元心肌梗塞终于爆发!鲍威尔被迫紧急终止缩表!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我们再次发现,美国的货币市场拉响了流动性的警报。

本周美国货币市场出现两次重大的问题,出了这两个问题之后,发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明确提出美联储将会提前退出缩表,这跟我们上周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上周判断:刚才我们说的只是三个现象而已,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由此可以判断,美联储很有可能会提前宣布停止量化紧缩政策。)

第一次流动性问题出现在10月16号,美联储准备金账户的余额再次跌破了3万亿红线,掉到了2.988万亿

最近看到不管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他的同事沃勒,他们都认为美联储现在的准备金余额是充足的。比如沃勒认为它的下限应该是2.7万亿左右,现在还早,刚刚3万亿,离27,000亿还远,所以根本不要着急退出缩表。其实我从大概2023年开始就坚定的认为3万亿是红线,它破不得

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不能够静止的去分析,静态去分析准备金的总量是不是足够,需要考虑动态的问题。动态问题是准备金的分布高度不均匀、呈现“贫富分化”:大银行有大量过剩准备金,区域小银行手上准备金可能不足。所以在严重的外部冲击之下,有可能诱发金融体系的巨大混乱,比如区域银行可能会出事。

当准备金不断地逼近红线,可以看到本周货币市场两次触发了重大流动性的警报。

10月15号,SOFR利率突然飙升到4.29%,远超联邦基金有效利率4.1%,两者差距高达19个基点——鸿院校的指标超过17个基点就叫“流动性心肌梗塞”,此次已超出指标2个基点。

在同一天,美联储的常备回购便利工具(SRF)突然被动用了67.5亿美元,创下疫情以来非季末、非年末的最高纪录

10月16号,SODR利率进一步飙升到了4.3%,常备回购便利动用的规模更是高达83.5亿美元(比15号的67.5亿还高),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也从4.1%飘升到4.11%

降息以来,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已经从正常的4.08%向上漂移了3个基点到4.11%,这是极端不正常的现象,说明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正在悄悄收紧。当然这是缩表到了临界点附近的必然结果,往后看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这种类似的情况,这说明什么呢?

现在美联储的利率区间是4%到4.25%,4.25%代表着两个惩罚性利率:贴现窗口利率、常备回购便利的利率。前者惩罚的是银行,后者惩罚的是一级交易商——没有管理好头寸以至于到了危机时刻,只能去敲美联储的大门,当然要惩罚你。

现在出现的是4.29%和4.3%,已经超过了这两个惩罚性利率,这说明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一定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在货币市场上,如果有人用美国国债作为抵押去借钱,叫做回购融资,这个回购融资基本上是没有风险的,因为用国债做抵押,还有折扣。

那就出问题了:如果有人在市场中用国债做抵押去借钱,开出的利率是4.29%或者4.3%,这么高的利率远远高于银行存在准备金账户上的IORB利率(4.15%,即利率天花板)

按照正常逻辑,当利率超过4.15%、突破利率天花板时,银行体系内的闲置资金应大规模流向市场以进行套利;当流出资金规模扩大,市场利率便会随之下降,最终回落至利率天花板水平之下。

这正是美联储设计“利率天花板与利率地板区间调控”机制、进而引导联邦基金有效利率稳定运行的核心逻辑,设计思路本应如此。但当前,这一逻辑被打破

那么,银行与货币市场基金为何不愿将资金借出?以国债作为抵押开展回购融资,属于无风险操作,且能获得较高回报,闲置资金并无理由不进入市场进行套利。然而实际情况是,各方均保持观望、未采取行动,最终迫使一级交易商不得不向美联储申请流动性支持

一级交易商向美联储借款的规模具体为多少?起初借款67.5亿美元,随后又追加一笔80多亿美元的借款,且需承担惩罚性利率,才得以遏制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恐慌。

市场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难道是货币市场上真的没钱了吗?我觉得那倒不是,大银行准备金应该十分的充裕,而货币市场基金存在美联储隔夜逆回购中间的闲钱还有54.8亿,虽然不太够,但仍然应该拿出来去追逐高利润、进行套利。

参与回购交易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基金和金融机构。但是为什么所有人在星期三、星期四这两天坐视无风险、高回报的交易而无动于衷,大家都不去套利?

我想这背后只有一个原因:有金融机构出事了,市场中人人自危,彼此不敢相信对方。虽然回购交易是有国债作为抵押的,好像是没风险,但如果对方机构破产了,破产之后要走破产清偿的法律程序,那些国债是不是能够顺利的被拿回来做补偿?

那可不一定——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出过好多类似的问题,回购时的抵押品由于公司破产被冻结,要打官司,看谁的优先级高、谁的债权人优先级高谁先拿。

我们知道有金融机构出问题了,那么最近究竟是谁出了事呢?

我觉得一个显而易见的消息就是区域银行最近又爆雷了,但这个问题我们一会儿可以再深入的去讲。

市场中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另外导致市场流动性陷入短缺的还有一个方向——隔夜逆回购现在基本耗尽了全部资金。我们反复强调过,隔夜逆回购相当于美联储向货币基金提供的一个“理财窗口”:在流动性非常泛滥那几年,货币基金手上有大量的钱,但没有资产可投,当时出现了“资产荒”。

美联储就给这些过剩的货币基金提供了一个去处:把钱没处花了或者没处投了,可以放到美联储账户上,美联储支付地板利率(比如现在是4.0%),这就形成了美联储政策利率区间的下限,我们称之为隔夜逆回购利率

那么随着美联储缩表,隔夜逆回购曾经高达2.5万亿美元的规模,这个巨大的理财窗口现在越来越小,最近一段时间基本上干涸了——截止到10月16号,只剩下69.6亿美元

问题在于,这两年货币基金是美国国债的最主要买家之一,尤其是一年以内的美国短期国债,货币基金是主要的“接盘侠”;而美国财政部不敢发长债,发长债会导致收益率飙升。

美国的财政赤字一年达1.2万亿,明年会更大,这么大的缺口都要靠短债吗?如果都要靠短债,就要依靠货币市场基金的钱,但这些人在隔夜逆回购里面的资金已经见底了,说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这个问题标志着,隔夜逆回购余额下降到现在基本干涸的程度,代表着以后美国的短期国债要想卖掉,压力会越来越大

假如隔夜逆回购资金全部干涸,美国财政部在发行短期国债时,将会直接消耗银行的准备金,3万亿的红线就会破得更快、往下跌得更深。

所以无论是SOFR利率的飙升,还是常备回购动用量惊人,亦或是隔夜逆回购现在逐渐干涸,这三个事同样指向一个共同的根源:美联储的缩表已经走到了尽头,鲍威尔最终不得不向市场屈服,放弃以前“将缩表进行到底”的计划。

如果不放弃会怎么样?不放弃的话我们就会看到像银行爆雷这样的事——虽然爆雷原因各不相同:有人是欺诈贷款,有的是信用出了问题,有人是把抵押物转移走了,或者有的人是做假账。但实际上,当准备金不断下降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正如置身海中裸泳之人,当海水退去,谁在裸泳的景象便会立刻清晰可见。这就是为什么鲍威尔一定要提前退出缩表。

10月14号,鲍威尔第一次明确的说:美联储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之内,当准备金水平接近于“略高于充足”的水平时,缩表将会停止。他的说法是,现在有一些迹象已经开始显示,流动性状况正在逐渐收紧,包括回购利率的普遍收紧以及在特定日期内出现的更明显、但暂时的流动性压力——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一切。关键是美联储还等得起吗?好几个月,我认为他是等不起的。

另外美联储理事沃勒,7月份说2.7万亿准备金足够,并不觉得在今年年底之前有停止缩表的必要性。

但是10月16号,在一场活动中,沃勒也开始转变立场,称当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回归到了“准备金略显充足”的合理水平。

关于停止缩表的时间,高盛预测可能会提前到明年的2月;巴克莱更激进,认为会在今年的12月会议上宣布,从明年1月份开始执行。从这个角度来说,缩表即将寿终正寝

停止缩表意味着,美联储为了对抗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最后一项货币紧缩工具,也彻底放弃了。现在糟糕的局面是,通货膨胀仍然没有被压下来——现在美国的通胀仍在2.9%,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被迫要降息,同时现在被迫要退出缩表,那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反通胀的所有工具都没了

鲍威尔本周还说,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现在已经明显上升了,这强烈暗示10月份和12月份降息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停止缩表的预期,再加上继续降息的预期,等于美元热环流重新启动的预期。

但是也有人认为,停止缩表本身不足以对冲流动性紧缩的压力。因为明年国债的增发规模会扩大,美国财政的赤字还会变得更大;而且最近几次降息力度也不足以支撑股票的泡沫,因为资产估值现在基本上已经到了“癌症晚期”阶段

所以有人认为,最终流动性的压力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很快重新启动“注水模式”,就是重启QE(量化宽松)或者启用某种回购工具

停止缩表不是终点,而是下一轮扩表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财经   鲍威尔   心肌梗塞   紧急   美元   宋鸿兵   利率   准备金   流动性   美国   国债   银行   可能会   货币市场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