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阿迪集体告急!关税下的生死存亡战,中国品牌能否改写格局


2025年5月2日,美国鞋类行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安德玛等76家品牌联名致信白宫,称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已让行业面临“生存威胁”,若不立即豁免,企业将被迫倒闭。这封公开信揭露了美国平价鞋类市场的至暗时刻:一双原本150美元的球鞋因关税暴涨至230美元,涨幅高达53%;若改在美国本土生产,成本更将飙升至300-400美元,远超普通消费者承受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

更令人揪心的是,这场危机早有预兆。安德玛2024财年净利润已退回十年前水平,重组计划因成本超预期被迫下调业绩目标,甚至出售资产“续命”。耐克2025财年连续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CEO直言“对业绩不满”。而阿迪达斯虽靠中国市场扭亏为盈,但其CEO坦言“中国市场是救命稻草”。


“这不是商业危机,是政治短视的恶果!”
当美国政府挥舞关税大棒时,他们可曾想过普通家庭连一双运动鞋都买不起的困境?耐克们的求救信,撕开了“美国优先”政策的虚伪面具——所谓“保护本土产业”,最终却让跨国企业和消费者共同买单!一双球鞋涨价80美元的背后,是数百万蓝领工人可能失业、无数家庭消费降级的残酷现实。

图片来源网络

“巨头的傲慢,终被时代反噬!”
耐克们的困境绝非偶然。当阿迪达斯靠着中国市场的双位数增长喘过气时,是否还记得曾对中国消费者“限量发售”的傲慢?当安德玛死守北美市场却业绩暴跌时,可曾反思过对中国电商浪潮的迟钝?这些巨头沉迷于全球化红利,却不愿为供应链多元化付出成本,如今被关税政策“反杀”,恰是市场规律的铁拳。

反观中国品牌,安踏凭借“多品牌+全球化”战略首次突破千亿营收,李宁、特步深耕细分市场,361度儿童线增长近20%——这些企业用实力证明:真正的竞争力不是靠关税壁垒,而是靠产品创新与市场洞察。当耐克CEO抱怨“增速史上最慢”时,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正以每年11.6%的速度狂奔,2025年预计突破5989亿元。这场危机,或许正是全球运动品牌格局洗牌的开始!

图片来源网络

“中小企业的血泪,不该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最令人痛心的是,关税政策真正压垮的并非巨头,而是中小鞋企。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数据显示,许多平价鞋企已暂停订单,库存危机一触即发。这些企业没有耐克的品牌溢价,没有安踏的千亿体量,只能在成本暴涨中默默消亡。当政客们高喊“制造业回流”时,他们看不见流水线上工人的焦虑,听不见仓库里积压商品的叹息。

图片来源网络


这场关税危机,暴露出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矛盾:当政治博弈凌驾于经济规律,当短期利益绑架长期发展,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耐克们的求救,既是警钟,也是契机——它迫使全球重新思考贸易公平与企业责任的边界,更让中国品牌看到弯道超车的曙光。

未来属于那些既能扎根本土、又能拥抱世界的企业。当美国巨头为生存挣扎时,安踏们已用“收购始祖鸟”“打造索康尼”证明:真正的全球化,不是转移成本,而是创造价值。



你认为关税战会加速中国品牌崛起吗?支持国货替代还是希望国际巨头渡过危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共同见证运动产业的新变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财经   生死存亡   关税   中国   格局   集体   品牌   美国   危机   巨头   成本   企业   中国市场   鞋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