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回国第六天,带着大红包去看汤淼,8岁女儿长得像爸爸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九月末的社交媒体上,一张照片悄然刷屏,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

照片中,被誉为“铁榔头”的中国女排功勋郎平,身着一件印有中国国旗的T恤,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站在一个轮椅旁。

轮椅上坐着的,是曾经在中国男排赛场上叱咤风云的汤淼,他们的面前,一张小小的桌子上,一个鲜红的红包静静地躺着,格外醒目。

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探望,对于刚刚从美国归来、尚在调整时差的郎平而言,这是她回国后的第6天。

没有选择繁华的宴请,也未沉浸于久违的休憩,她将这次行程的第一站,留给了这位在命运长河中被按下暂停键的老友。

这一举动,让无数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这两位排球名将之间,那段跨越了十余年风雨的深厚情谊。

这份情谊,远比任何金牌都更加沉甸甸,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坚守、关爱与生命韧性的故事。


“铁榔头”的温度:十年坚守,一份不变的牵挂

时间拨回到2007年,那是一个让所有中国排球人心碎的年份,当时年仅25岁的汤淼,作为中国男排的主力接应,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

他身高2米03,弹跳惊人,扣球势大力沉,是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力量,然而,在俄罗斯的一次训练中,一场意外的降临,让他的人生轨迹彻底转向。

颈椎粉碎性骨折,高位截瘫——这几个冰冷的词语,不仅终结了他的运动生涯,更将他永远地禁锢在了轮椅之上。

从万众瞩目的赛场英雄,到生活无法自理的病人,这样的落差足以击垮任何一个坚强的灵魂。

随之而来的,是生活的重重考验,为了不拖累当时的新婚妻子、女排名将周苏红,汤淼主动提出了离婚,他说:“如果5年后你还愿意,我们再做决定。”

5年后,他们和平分手,各自开启了新的人生,周苏红在陪伴与等待后,最终重组了家庭,并在事业上不断前行,如今已是正厅级领导。

在汤淼人生最灰暗的岁月里,有许多教练、队友给予了他关心,但有一份关怀,却如涓涓细流,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这份温暖,便来自郎平。

自2013年起,无论执教中国女排的日程多么繁忙,无论辗转于世界各地的赛场多么疲惫,郎平几乎每年都会雷打不动地抽出时间,专程去上海看望汤淼。

这份坚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无比艰难,2015年,中国女排时隔多年重夺世界杯冠军,在举国欢庆的时刻,汤淼也坐着轮椅亲临现场祝贺。

郎平看到他时说:“他来了,我心里特别踏实。”那一刻,冠军的喜悦与老友重逢的感动交织,成为中国排球史上温情的一幕。

郎平的关心,从不止于言语上的问候。正如这次照片中那只显眼的大红包,它不仅是中国人表达心意的一种传统方式,更是郎平十余年来持续不断支持的缩影。

她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送去衣物、康复器械,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汤淼巨大的力量。


早在多年前,郎平就与友人共同发起了“汤淼慈善基金”,募集了上千万元资金,为他的康复治疗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017年,汤淼通过试管技术,迎来了自己生命的延续——女儿汤臻臻的诞生。

郎平第一时间与时任助理教练的安家杰赶到医院,她抱着襁褓中的小生命,笑得格外灿烂,由衷地赞叹道:“这是我见过最坚强的爸爸。”

如今,小臻臻已经8岁了,长得非常像爸爸,她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有郎平奶奶的默默守护与关爱,这份跨越辈分的温情,也为汤淼的新生注入了更多的希望与动力。

这一次的探望,郎平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老友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这平实的话语背后,是十年不变的承诺,是超越了师徒、战友关系的家人般的牵挂。

这正是“铁榔头”赛场之外的另一面——她不仅拥有雷霆万钧的力量,更有一颗温暖、柔软且重情重义的心。

从赛场到人生:一位传奇的坚守与传承

郎平的此次探望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反响,实现“口碑暴涨”,并不仅仅因为她对友人的不离不弃。

更因为这一行为是她传奇人生的一个缩影,是她“女排精神”在生活中的完美体现,提起郎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个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铁榔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年仅21岁的她,在世界杯决赛对阵日本的关键时刻,以一记石破天惊的扣杀,为中国女排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实现了三大球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从此,她带领着那支传奇的队伍,开启了“五连冠”的辉煌霸业,她那种“不服输、不放弃”的顽强斗志,构成了“女排精神”最初的底色,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

她的成长经历,也充满了奋斗与倔强,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养成了独立坚韧的性格。

这份性格,支撑着她从一个热爱体育的普通女孩,一步步成长为世界顶级的排球运动员,退役后,她并未离开心爱的排球事业,而是以教练的身份,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1995年,当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国家向远在海外的她发出召唤时,郎平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力挽狂澜,带领队伍重回世界强队之列。

她深知,想要变强,就必须打开眼界,与世界接轨,作为教练,郎平不仅拥有卓越的战术智慧,更有着一双识才的慧眼。

她是中国女排新一代领军人物朱婷的“伯乐”,早在恒大执教时期,她就看中了这个极具天赋的农村女孩,认为她身上有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在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后,她更是将朱婷招入麾下,倾囊相授,悉心培养,最终将她打造成了世界级的顶尖主攻。

朱婷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没有郎教练,就没有今天的我。”这份相互成就的师徒情,也成为排坛的一段佳话。

东京奥运会后,郎平卸任了女排主教练一职,如今65岁的她,终于放慢了脚步,开始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然而,她对排球的热爱,对故人的情谊,从未因身份的改变而褪色,她依然心系排球,在社交媒体上与球迷互动,甚至表示愿意教大家打球。

从赛场上的运动员,到幕后的功勋教练,再到如今享受生活的老人,郎平的身份在变,但她骨子里的那份坚守与真诚,始终未变。

她对汤淼十余年如一日的关心,正是她“不放弃”精神的另一种诠释——不放弃朋友,不放弃责任,不放弃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情感。

当人们看到郎平微笑着与汤淼和他的女儿合影时,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次探望,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汤淼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努力开启新的人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女排精神”的体现。

而郎平的坚守,则让这份精神充满了人性的温度,相信在汤淼女儿的心中,郎平奶奶和她坚强的爸爸,都将是她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榜样。

这场相聚,短暂而温暖,它让我们再次确认,真正的传奇,不仅在于巅峰时的辉煌,更在于走下神坛后,那份始终如一的善良、真诚与担当。

这,或许才是郎平这位排坛偶像,带给时代最深刻的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体育   爸爸   女儿   汤淼   排球   赛场   女排   中国女排   榔头   人生   教练   轮椅   精神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