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蒸发197亿,东方甄选紧急报警!

突发尾盘惊魂,东方甄选人麻了



1个小时蒸发197亿,在昨天之前,谁也不会想到,比感情更像跳楼机的,会是东方甄选的股价。




突发尾盘惊魂,东方甄选报警


对于“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这个问题,东方甄选恐怕再清楚不过了。


时间回到昨天(8月19日)下午,东方甄选在港股市场经历了一次酣畅淋漓的蹦极。


具体而言,早盘该股一度冲高涨幅超过23%,刷新2023年2月以来盘中新高;


但午后风云突变,股价高台跳水,截至收盘跌幅扩大至20.89%。


图源:港股通


短短一小时,完成+23.56%到-20.89%的坠落,股价狂泻近40%;


据媒体报道,彼时的东方甄选追高资金浮亏逾30%,市值蒸发197亿港元。


而这一出惨剧的罪魁祸首,正是两则突然在网络疯传的消息:


一是“新东方CEO周成刚已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一是“东方甄选佣金率长期超30%,将被新规限制”


彼时,两则消息一经扩散便迅速引爆市场恐慌,消息真假尚未厘清,资金已经仓皇出逃,散户哀嚎一片。


图源:东方甄选


很快,东方甄选就发布声明称:


关于周成刚老师的传闻纯属谣言,关于“东方甄选佣金率长期超30%"的说法严重失实,东方甄选售卖产品确保高品质和高性价比,实际平均佣金率不到20%。


针对谣言,东方甄选目前已启动报警和司法流程,将对这样的不法行为一追到底。


而且,不但俞敏洪本人及时回应“这是彻底的谣言”;


就连“当事人”周成刚也紧随其后,发布视频表示:自己刚下飞机就看到很多匪夷所思的消息,目前公司已经辟谣了。


图源:周成刚


辟谣后第二天,也就是今日盘中,东方甄选的股价有明显回升,一度涨超14%。


市场是健忘的,但不是无感的。


之所以风声鹤唳,除了谣言本身的惊悚,更因为东方甄选此前涨得太猛。


过去八个月,它的股价从8.92港元飙升至53.7港元,涨幅超过500%。


这样的走势,早已透支了预期,外界虽然看好,但也难免更加敏感。


正因为如此,有业内人士推测,这场下跌并非简单的“市场过敏”,而更像是有组织的借谣言砸盘出货。



谁在制造谣言,谁在清仓撤退?尚无定论。


但这场惊魂,已成为东方甄选身上的一枚新烙印。




董宇辉出走后,谁赢得了掌声?


要理解东方甄选为何成为资金高举高打的对象,就不能忽略那位曾经的灵魂人物——董宇辉。


还记得一年前,董宇辉带着“与辉同行”,与老东家东方甄选和平分手。


俞敏洪亲自送行,在公开信中直言“这是公司送给宇辉的礼物”,资本市场却不买账,股价当天暴跌23%,市值蒸发30亿港元。


彼时不少人断言:失去董宇辉的东方甄选,注定走向边缘。


但现实却是,一年之后,东方甄选股价反弹229%,市值突破300亿港元;


图源:第一财经


而与辉同行的成绩亦可圈可点——


2024年,其直播间销售单量总计超过1.5亿单,甚至就在前不久,也有多方消息称其今年的直播间总销售额已接近百亿。


在电商天下看来,这是一场“体面分手”后的“双赢局”:


一个主播离开了平台,却依旧红透半边天;一个平台失去了顶流,却意外实现了价值重估。


不过,数据不会说谎,热度也有高下。


新抖数据显示,“与辉同行”粉丝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日常直播间场均在线人数达3.33万人,稳坐抖音榜首;


而东方甄选则停留在了2800万粉丝的水平线上,近一个月的直播,场均在线人数不过5245人。


在近三个月销售额榜单上,“与辉同行”连续三月蝉联第一,而东方甄选连前十都未挤进。


图源:新抖


粉丝是流量的底盘,热度是商业的驱动。


不可否认,在直播这条赛道上,董宇辉依旧是那个打光最足的男主角,而东方甄选,显然稍显暗淡。


然而,在电商天下看来,一个企业的长期价值,绝不只建立在某一个头部主播的存在上,而是建立在产品力与供应链构建之上。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董宇辉带走了流量,俞敏洪也能留住股价。




从带货到产品:俞敏洪的自救与破局


对于俞敏洪来说,失去董宇辉,不是终点,而是重构的起点。


在教培转型直播的第一阶段,东方甄选仰赖的是“内容即人设”的流量打法。


但到了第二阶段,俞敏洪逐渐将公司重心转向“产品驱动型”的自营体系,试图打造一个更具抗风险能力、更能自我造血的零售品牌。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东方甄选的自营卫生巾。


今年6月,东方甄选推出首款自营卫生巾,并在APP开启会员优先购;


彼时,开售10分钟,订单突破4000单;半天后,销量飙升至30万包。


这不是单纯的商品上架,而是一次精准的产品主义营销,在电商天下看来,东方甄选的牌面很简单:理性用料+亲民定价。


图源:东方甄选


而为什么俞敏洪如此执着于自营?答案是利润结构。


第三方带货虽然热闹,但本质是为他人抬轿,佣金制决定了天花板;


而自营不仅掌握了议价权,更能掌控品控、用户数据与会员体系。


2023财年,东方甄选的整体毛利率达到38%;2025财年上半年,尽管营收同比下滑9.3%,但毛利率依旧保持在33.6%的高位。


换句话说,营收虽短期承压,但结构却在向“利润驱动”转型。


这不是一次激进的试错,而是一次战略性调整。直播不再是唯一的放大器,而变成了产品与品牌的窗口。


平台思维,正在替代主播思维。


图源:第一财经


俞敏洪清楚地知道:


他要造的,不是一个新“董宇辉”,而是一座线上山姆——199元/年的会员体系,是流量收口,也是转化闭环。


最终,产品代言了品牌,品牌代言了企业本身。




告别明星主播,走向零售正途?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东方甄选逐步减少对单一主播的依赖,强调“团队化运营”“内容专业化”;


推动APP自有渠道发展,强化自营品牌粘性。


财报数据显示,2024财年东方甄选自营GMV达36亿元,同比增长108%;APP付费会员突破20万;自有渠道GMV占比升至28.9%。


图源:东方甄选


换句话说,东方甄选已经不再是一家纯直播电商公司,而更像是一家拥抱全链条零售逻辑的内容驱动型品牌企业。


这条路很难走,也未必讨巧。


但在所有人都还在谈“谁能带货”的时候,俞敏洪已经在布局“谁来造品”。


这场逆转之路还在继续。


短期来看,东方甄选的估值波动依旧剧烈,流量竞争依然焦灼,尤其在“与辉同行”遥遥领先的现状下,东方甄选仍处追赶者的位置。


但长期来看,这种“去头部化”的转型,正是对抗平台生态不稳定、内容依赖性强、流量波动巨大的唯一解法。


谁能穿越周期?不是那个最红的主播,而是那个能打造稳定产品体系与自有客户池的公司。


俞敏洪正在试图给出这个答案。


报道 I 电商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财经   紧急   小时   股价   谣言   港元   产品   流量   品牌   同行   消息   在线   佣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