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惠可及回应“幼有所育”关切

7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会议指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是涉及千家家万户、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惠民举措。

“有园上”“上好园”,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老百姓最关心关切的教育事,更是教育的人民属性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高,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0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1.61%,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推行免费学前教育,首先是为千万家庭解除了现实之困,有效释放社会活力。教育费用在我国家庭支出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教育支出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支出。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落地,将切实降低家庭育儿成本,有效释放被教育刚性支出长期挤压的消费潜能,进而激发社会消费活力。此举不仅缓解育儿焦虑,更从源头改善家庭对未来生育成本的预期,为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政策背后,是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考量。

进一步看,免费学前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照亮每个孩子起跑线的阳光雨露。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其实现程度深刻影响高质量发展成色。尽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但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免费政策的逐步推开,将有力弥合因经济条件差异导致的早期教育机会鸿沟,确保低收入家庭子女、农村儿童、流动及留守儿童等群体,都能平等享有这一关键阶段的教育资源。

长远而言,这项政策是国家夯实人才根基、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远见。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奠基阶段,其质量直接关乎未来国民素质与国家核心竞争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亦重点部署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清晰昭示其在国家人力资本战略中的关键地位。通过普惠性制度安排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将为国家长远发展源源不断地培育优质人才资源,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持久的内在动力。

推动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落地,需全国上下协同发力、精耕细作。既要充分考量人口变动趋势、城镇化进程与地方财政能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设计分阶段、分步骤的推进路径;更需各地迅速行动,细化实施方案,强化资金保障与拨付监管,持续完善师资建设与保教质量提升机制,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转化为民生福祉。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如春雨润泽幼苗,滋养的既是千万家庭的幸福,更是民族复兴伟业最为深厚的根基。当普惠阳光遍洒每一个幼小生命,我们种下的不仅是公平与希望,也是托举起一个朝气蓬勃、人才辈出的未来中国。(戴治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育儿   关切   惠可   学前教育   政策   家庭   国家   支出   长远   福祉   未来   质量   根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