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巨头开始慌了,中国造不成光刻机,但是要造一个光刻工厂!

荷兰的ASML公司,在半导体设备这块一直是大哥级的存在,主要靠卖极紫外光刻机挣钱,这些机器是做先进芯片的关键工具。2023年1月25日,ASML的老板彼得·温宁克在公司财报会上说,美国主导的出口管制会让中国更快地搞出自己的光刻设备。

他觉得中国有那么多聪明人,能想出办法绕过技术壁垒,当时中国客户已经占了公司销售额的15%左右。温宁克的这话不是随便说说,公司数据摆在那,中国市场对他们的营收贡献不小,要是丢了就麻烦大了。

接着,2023年4月26日,温宁克接受路透社采访,又提了一次,说政治干预会拖慢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脚步。要是继续限出口,中国就会自己生产类似设备,这不光影响ASML的收入,还会让西方公司在技术上丢掉优势。公司第一季度对中国的出货量已经占了总量的不少份额,需求旺得很。温宁克反复强调,西方试图通过禁技术转移和设备出口来隔离中国,结果只会让中国更卖力地自研,反而让西方自己吃亏。

下半年情况没变,2023年9月9日,温宁克在行业论坛上直接说,完全切断与中国技术联系的做法没戏,这种隔离只会刺激中国加大创新,因为中国有海量专业人才,能找出专利外的替代路子。他还举例,出口管制已经导致一些订单推迟,但中国客户还是在找其他方式满足生产需要。公司全年营收276亿欧元,中国市场占29%,第三季度甚至高达46%。温宁克的这些表态,基于公司财务现实,中国订单堆积,推动了营收增长,但也暴露了潜在风险,要是中国自己搞定,本土替代品一上来,ASML的销售就得下滑。

2023年10月18日,温宁克又说,美国的新出口限制影响了公司对中国的15%销售,但中国对成熟技术的需求还是强。公司还发现,一个额外产品现在也能被限了,本来荷兰的出口规则没管,但美国规则一变就卡住了。温宁克觉得,忽视中国市场规模会带来长期麻烦,因为中国半导体需求在拉动全球产能扩张。公司内部,中国安装的设备超过几千台,这些都需要维护,这成了保持关系的砝码。要是服务也限了,中国自研就会更快推进,比如在光源和光学系统上动脑筋。

这些年,ASML从自信到有点警觉,温宁克的表态成了行业信号,影响了政策讨论和公司策略调整。公司还加强了中国本地服务团队,以应对出口冲击。温宁克指出,中国半导体投资基金规模超过千亿美元,这不光推高了需求,还加速了本土研发。公司股价也跟着波动,投资者开始重新看全球供应链的稳不稳。温宁克的观点,通过数据和案例撑着腰,比如引用中国人才资源和创新潜力,说隔离中国没用,只会逼他们更强。

2024年1月,温宁克在股东会上再提,技术共享是行业进步的必须品,过度限只会让对手冒头。公司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订单 backlog 帮了大忙,但未来竞争会更猛。2024年4月24日,温宁克正式退休,接班人是克里斯托夫·富凯,原来是公司首席业务官。退休前,温宁克在最后财报会上总结,过去十年和中国合作贡献了不少营收,但以后得面对更激烈的环境。他的走人,标志着ASML进入新阶段,得继续应对地缘因素。

退休后,ASML还是得面对中国市场的压力。2024年,公司说美国限了部分中国设备的维护,不能用美国零部件,这不影响收益,但长远看是个信号。富凯上台后,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销售会降到20%左右,但实际需求比预想强,第三季度中国占了42%。公司否认这是囤货引起的,说是政策和宏观需求的作用。2025年10月15日,公司报告净销售75亿欧元,全年预计增长15%,靠先进芯片和AI投资顶着,但中国部分会显著下滑,到2026年更明显。

中国这边,在光刻领域卡在专利上,尤其是光源小型化,国外设备小型设计难复制。清华大学从2017年组队,专攻稳态微聚束极紫外光源技术。2021年,他们完成初步实验,用1.064微米波长的激光器调制,脉冲宽度0.8到3纳秒,峰值功率22千瓦。2022年,搞出功率超1千瓦的光源方案,测试光学腔,稳定锁定4小时,效率56%。这种技术用环形加速器产生13.5纳米辐射,能供多台设备用,形成大生产体系,占地几百平方米,中国地多,不愁地方,就这么绕过小型化难题。

SSMB EUV的思路,是用大加速器做光源,带动多台光刻机,建超大规模工厂。比方说,光刻像打印,荷兰卖打印机,但精密部件中国难造,那就开印刷厂,一个大光源管多条线,满足需求就行,不用卖设备,基建而已。清华团队2024年和德国合作,相位锁定实验推进。2025年7月24日,清华在极紫外光刻胶上又有进展,开发出基于聚碲酮的材料,提高分辨率和敏感度,国内KrF/ArF光刻胶自产率还不到5%,EUV全靠进口,这步帮了大忙。

国家层面,2025年2月11日,中国投370亿欧元,支持本土极紫外光刻系统开发。这笔钱瞄准打破ASML垄断,系统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试生产,2026年批量制造。华为在东莞测试部件,结合自研芯片推进。2023年8月29日,华为Mate60系列出街,用SMIC的7nm芯片,靠DUV技术多重曝光搞定,证明中国在成熟节点上能自给,虽然没用EUV,但显示出绕弯子的能力。这手机支持5G,芯片性能超预期,让外界看到中国半导体韧性。

这些进展,让ASML市场份额感受到挤压。中国不再全靠进口,自主路越走越宽。ASML 2025年预计中国占总销售25%以上,但长远看,本土设备一上来,巨头影响力就弱了。公司呼吁调整出口政策,保持合作,避免丢市场。中国通过大工厂模式,逐步缩小差距,技术虽没全超,但速度快,决心大。半导体领域,其他突破如华为手机,远超想象,推动整个行业往前。

整体上,这事反映出全球供应链的拉锯。ASML从2023年的担忧,到2025年的销售调整,中国从技术追赶到投资大动作,步步实打实。未来,中国EUV系统要是批量了,行业格局得变。ASML新老板得继续应对,中国本土化会让竞争更白热化,但也可能带出新机会。总的说,这不是谁赢谁输那么简单,而是技术扩散的必然,靠限是挡不住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科技   光刻   中国   巨头   工厂   公司   技术   光源   美国   设备   需求   半导体   华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