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的“断头台”

证监会的刀,会不会落下最后一斩?

八月的风,吹不散火锅江湖的血雨腥风。

当巴奴毛肚火锅的招股书摆在证监会案头,迎来的不是掌声,是港交所九把寒光凛凛的“问询刀”。

刀刀见血,刀刀剜向这个号称“产品主义”的火锅新贵最不愿示人的软肋。

图穷,匕见。


总第 397 期

私媒体《江湖》 斯普锐鹰 | 文


第一刀,扎在“钱袋子”的疑云上。

招股书墨迹未干,证监会的刀就劈了下来:2025年1月,上市前5个月,巴奴急吼吼向股东派发7000万股息。

其中,创始人杜中兵夫妇一口吞下超5800万。

钱刚分完,转头就向市场伸手要5亿美金(约合36亿人民币)——40%搞供应链,30%扩门店。

证监会冷冷地问:“钱袋子鼓着就分光,转头哭穷要融资,演给谁看?”

江湖上从来不缺一针见血的毒舌:“这哪是上市?这是搭台唱戏,请韭菜入场买单!”

颇为关键的是,巴奴的账本也经不起细看。

2024年资产负债率58.3%,压过海底捞的41.2%。

2025年一季度,短期借款3.2亿横在眼前,账上躺着的现金却只有2.1亿。

典型的“短债长投”,玩的就是心跳。

杜老板的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这一回,怕是快崩到投资人脸上了。

证监会的第二刀,砍向“杜家店”的绝对权杖。

杜中兵夫妇,隔着层层境外架构,牢牢攥着巴奴83.38%的投票权。

看来,港交所“公众持股不低于25%”的规矩,在杜老板的火锅帝国里,形同虚设。

你说杜老板不懂江湖规矩?说出来三岁小孩都不信。

证监会还直接点名:不认定韩艳丽为共同实控人。这就有点儿意思了,证监会为啥要和杜夫人过不去?

为啥?

恐怕是连港交所也搞不清楚,GYHL、BANU FUTURE这些影子股东,背后到底勾连着什么?

家族一言堂,向来是资本市场的毒疮。

至于说中小股东的权益,在杜老板的铜锅面前,怕只是锅底飘着的那点油花。

第三刀,最狠,也最见不得光——直插巴奴的“人”字招牌。

招股书里一个冰冷数字,炸得人头皮发麻:截至2025年3月,巴奴11081名“员工”里,竟有9292个幽灵!兼职3168名,外包6124名。

你没看错,招股书写的清清楚楚:非正式工占比达到了骇人的84%。

这赫然入目的84%,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走进巴奴那号称“服务主义”的殿堂,给你端上“产品主义”毛肚的,十有八九,是个没有社保、没有公积金、朝不保夕的“影子人”!

再看看“9月1日必须全员缴纳社保”的热搜,“肚神”们恍然大悟:别人顶多潜规则一把,杜中兵这是明着把所有人当傻子。

但巴奴方的解释轻描淡写:流动大、员工不愿缴、喜欢老家农保……

啊呸!这一招已经不灵了。

9月1日起执行的社保新政,已将退路堵得死死的。

招股书也成了巴奴的照妖镜。

巴奴欠缴的社保公积金,从2022年的160万到今年一季度的10万,数字在降,良心怕是早跌穿了锅底。

用幽灵军团撑起的“品质火锅第一股”,骨头缝里都透着资本的冷血,还有杜中兵的傲慢。

人祸,终酿天灾。

信任的冰山,在消费者脚下轰然崩塌。

小红书上血泪斑斑:合肥门店集体腹泻、上海来福士店锅底惊现不明秽物、北京清河店捞出头发丝如附赠“水草”……

更狠的打脸,来自2023年“超岛自选火锅”的假羊肉事件:鸭肉充羊肉。

这是巴奴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的危机,处罚结果是罚没44万。

什么“能冷鲜不冷冻、能天然不添加”,都是讲给消费者听的动人故事。供应链的华丽袍子下,也许早就爬满了虱子。

一位从事餐饮行业的江湖大侠冷笑:“标准化?笑话!成本压下来,老鼠肉都能给你涮!”

该事件最终杜中兵儿子杜夯背了锅,可杜老板的“产品主义”的人设早已翻车。

如今,成了最刺眼的讽刺标签。

对客割韭菜,刀法更娴熟。

2025年4月,巴奴会员突遭“绑架”:不加企业微信?积分清零!

情绪一夜之间蔓延全网,黑猫投诉量半年暴增300%。

有“肚神”级老客悲鸣:“韭菜也不带这么割的!”

杜中兵曾告诫年轻人,月薪不到5000不要吃巴奴。尽管网上有过一阵子口诛笔伐,挡不住有人非要去当“肚神”,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有杜中兵一人笑翻在厕所。

食客们越来越觉得巴奴吃相难看,再瞅瞅菜价更伤人心。

招牌毛肚,从68元涨到78元,盘子却从200克缩水到180克。

价格上去了,克重却下来了。

别小看这一进一出的差距,巴奴做的那可是日进斗金的生意。还记得巴奴的天价土豆吗?5片土豆片卖18元的微博一搜一大片。

杜老板怀里可不止揣着一把算盘。

如今这算盘珠子拨得滴溜溜转,火星子都溅到顾客脸上了。

对食客绝不手软,对内?更是寒了心。

自称管培生、服务员的控诉帖,像滚沸的锅底泡泡不断冒出:一人干三岗,一天12小时,工资贴着最低线,晋升画的大饼早馊了。

管理层把产品主义挂嘴边,员工权益?喂狗了!

巴奴扩张的列车狂奔,像极了杜中兵膨胀的欲望。员工从6800人飙到1.2万,人均创收却从20.7万跌到17.6万。

规模上去了,人心散尽了。

杜老板的帝国,正被粗放管理的野火,从内部烧穿。

业绩失速的警铃,如炸雷般狂响。

巴奴的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47.38%断崖跌到2024年的9.23%,2025年一季度只剩6.8%的苟延残喘,人均消费一线城市从183元缩到159元。

13.1%的跌幅,够买两盘缩水的毛肚了。

如今,品质火锅市场增长7.8%,巴奴这个“第一”却跑输大盘。

杜中兵亲手设计的高端故事,撞上了消费降级的铜墙铁壁,还有海底捞这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海底捞2024年营收是巴奴的20倍,净利润47亿,是巴奴1.23亿的38倍!

98.2%收入靠堂食的巴奴,业务单一得像锅清汤,经不起半点风浪。

杜老板的野心,在巨头面前,显得那么苍白。

证监会九问如刀,刀刀致命。

84%的幽灵员工,更是抽掉了巴奴“品质”与“责任”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杜中兵一开始也许只想玩儿个“擦边儿”,不成想,证监会的九把刀过来,一下子就“裸奔”了。

这场IPO,早已不是简单的上市闯关,而是巴奴能否在资本审视和公众信任的双重绞杀下,保住“火锅第三股”那点可怜体面的生死劫。

也许,杜老板的铜锅,烧得太旺了,就像他的性格。

旺到烫伤了员工,烫糊了信任,如今,眼瞅着更要烫焦自己那摇摇欲坠的上市梦。

杜老板,还不要想着上市套现,老老实实的把火锅做好。别让当年火锅界的清流,变成人人喊打的“黑心企业”。

这才是王道。

火锅江湖的浪头打来,巴奴这艘船,还能浮多久?

且看证监会的刀,会不会落下最后一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美食   断头台   证监会   火锅   老板   锅底   员工   江湖   主义   社保   韭菜   幽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