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评|象粪上餐桌?别让猎奇毁了餐饮

近日,上海一家餐厅因将大象粪便消毒干燥碾碎做成甜品而登上热搜。这家人均消费近4000元的餐厅还推出让食客啃树叶、舔冰块等体验,看似是在打造独特的餐饮模式,实则让餐桌成了博眼球的秀场。餐饮行业的发展,固然需要大胆尝试创新,但不能以创新之名随意突破食品安全底线,让餐饮沦为猎奇的“行为艺术”。

将大象粪便作为甜品原料,本质上是对消费者饮食认知底线的蓄意挑衅。在餐饮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寻求差异化本无可厚非。但当噱头盖过了餐饮本身,行业便已偏离正轨。餐厅此举或许能在短期内收获大量的关注,但其引发的社会讨论往往聚焦于“能不能吃”而非“好不好吃”。

当公众关注点从菜品品质滑向伦理争议时,餐厅看似赢得了流量,实则饮鸩止渴。这种“毒流量”不仅无法带来稳定客源与良好口碑,长此以往还会侵蚀整个餐饮行业的健康生态,让行业陷入追逐新奇、忽视品质的恶性循环。

尽管餐厅声称大象粪便经过消毒干燥处理,但动物排泄物作为食品原料的合法性与安全性仍存在争议。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而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对动物排泄物的原料属性认定存在明显空白,其经处理后是否能废物变食物亦缺乏明确界定。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特殊原料的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过敏原检测等数据均缺乏权威检测支撑。于现行监管体系架构内,其风险控制仅依赖企业自律,难以给予消费者充分保障。此番围绕象粪甜品所引发的讨论,究其根本是对现代食品工业伦理的严峻拷问。餐饮创新固然值得鼓励,但绝不能以牺牲消费者健康为代价。

餐饮创新不应沦为一种只追求“眼球”流量的手段。监管部门需尽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明确奇葩食材的合规边界,引导餐饮行业在合法合规、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体验经济。商家则应回归产品本位,注重菜品研发,以食材品质立身,以烹饪技艺服人,以服务细节取胜。消费者在面对此类猎奇的餐饮体验时,也需要保持理性,务必把自身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评论员 苏桐)

编辑:刘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0

标签:餐饮   排泄物   风口   粪便   甜品   大象   餐桌   餐厅   原料   消费者   美食   食品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