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出事!354亿资产99.9%在美国,10万股民血汗钱恐打水漂

新潮能源

文:月月

编辑:江娱迟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早在几天前,ST新潮起诉立信,要求重新出具报告一案引起网络媒体关注,而这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新浪财经

随着进一步的挖掘,竟然发现这家注册地在山东,总部在北京的新潮,更出乎意料的是价值354亿的总资产有99.9%都在美国。

而这全部拜集团董事所赐,在大家争相抢夺董事席位的时候,殊不知资产早已被转移,难道就没有人发现吗?

伊泰收购新潮股份

明明手中握着过半的股权,为何没有实权?ST新潮背后究竟是谁在操控,为何股民15年拿不到一分钱的分红?

354亿资产99.9%在美国

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新潮油井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而且一纸诉状将审计所告上了法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新潮能源

早在几年前,表面上的公司光鲜亮丽,作为A股小有名气的上市公司,背后却早已溃烂不堪,甚至看可以说是一个“三无公司”

这个“三无”不是不合格,而是指公司没有控股股东,没有实际控股人,也没有股权集中,反而人心涣散,甚至出现数次“逼宫”的行为。

各个大股东之间的明争暗斗导致新潮股权形成分裂,于是有新的势力想要来分一杯羹,甚至争夺新潮的实际控股权。

新潮能源发布会

于是你就会看到新潮几年时间里接连不断地热闹事,其中2018年的时候,以刘珂为代表的中小股东就联手掀翻了当时的董事会。

自己成为新的董事长,一年后,历史重现,十来家中小股东聚集,想要替换掉以刘珂为首的董事会成员。

每日经济新闻

一直持续到2021年,新潮能源直接打破历史,出现双头董事会的局面,当时几个大股东为了实际控股权,就采用同样的方法上位。

但是刘珂就不让位,让新潮在两年的时间里一度陷入双头董事会的困局,之后还是以刘珂退出,自己兄弟刘斌接替而告一段落。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退出的时候,他转身去美国注册了一家公司,经过私下操作,直接获得了新潮美国子公司0.01%的股权。

新潮能源

当所有人在抢国内控股权的时候,谁能想到在国外只用0.01%的股权就掌握了新潮的实控权,因为根据美国的规定来说。

刘珂作为美国子公司的执行董事,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新潮的实际控股权就由执行董事,也就是刘珂掌控。

这波操作直接封神,根据新潮去年年报得知,新潮能源总资产超过354亿,而这些资产99.9%都在境外,也就是美国。

发布会现场

也就是说,刘珂靠着0.01%的股权,就掌控了354亿资产中的99.9%,由此一来,国内投资新潮的十万股民该怎么办呢?

实控股东没实权

就在上个月,一个煤老板在花费百亿收购新潮过半股权之后,想开个股东大会都被拒绝,又是怎么回事呢?

证券时报

一份以深圳宏语为首的中小股东提交的提前换届申请被拒绝,以年报推迟发布为由,公司可能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

但无论何种说辞,都被董事会否定了,可是这一申请已经得到了新晋大股东的支持,也就是持股50.01%的伊泰煤业。

根据持股比例来看,伊泰可以说是新潮的实际控股人,可为何他同意的申请,会被董事会多次否决呢?

每日经济新闻

正常情况下,伊泰掌握着实际控股权,是有对召开董事会的权利,可是为何要其他股东提出申请呢?

这就不得不拿出规定了,因为伊泰是今年5月底刚完成股份过户手续,按照相关规定,如果股东想要召开股东大会。

首先得持股,其次连续持股90天以上才可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伊泰不能主动提交申请的原因。

媒体见面会

面对随时会被停牌的局面,刚刚斥巨资拿下股权的伊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即便如此,董事会依旧否决了他们的请求。

于是为了达到提前换届的目的,他们预计在明天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像这样的情况在新潮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是带有历史传统的。

会议现场

难道伊泰又是一个接盘侠吗?

80亿的利润都去哪了

像新潮这样的局面,放在整个市场都是很少见到的,不光是挤破脑袋争抢着控股权,还有长达15年不见的分红。

见面会

根据新潮今年发布的上一年年报来看,整体数据还是非常漂亮的,光上一年的营收就达到了83.62亿,其中净利润20.36亿。

虽然没有前两年多,但是相交于其他倒闭跑路的企业已经算很不错的成绩了,而这离不开美国子公司的出力。

截止到今年7月份,新潮能源三年的净收益已经超过80亿,明明盈利的上市企业,为什么不给股民分红呢?

新潮能源

新潮能源是这样回应的,这些净利润基本都是靠在美国的投资获得的,这些得留着确保油气的开发,都分了拿什么搞生产。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国内新潮有负债,一旦资金回流,就会被扣除,可实际上负债金额只有9个亿左右,就算还清了债务也不会影响美国子公司的发展。

总之要么不分红,想要分红就乖乖等着,这不是开玩笑嘛。

ST新潮股价

难道给股民分红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结语

通过ST新潮的种种事迹,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发展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

新潮能源

无论是为了公司的实际控股权还是话语权,都离不开利益的羁绊,外面等了15年的股民分毫未取,公司员工人均年薪位居榜首。

在美国的子公司,甚至达到人均175万元的年薪标准,可在国内却不敢拿出人员薪酬信息,以触及美国法律为由拒绝了。

新潮能源

包括这次对立信所的控告,都是对法院的考验,无论判谁输赢,新潮都是有利的一方,目前就看明天的临时股东大会了。

对此,你认为新潮背后是否有高人指点?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2025-07-21 *ST新潮因财报内控双非标“披星戴帽” 为保壳起诉立信要求重新出具报告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持股50.1%的控股股东支持无效?ST新潮董事会7∶0全票否决召开临时股东大

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3-02-19 “双头董事会”隔空拉锯 新潮能源为何陷内耗困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财经   血汗钱   股民   巨头   打水   资产   新潮   美国   董事会   能源   股权   股东   子公司   公司   每日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