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周杭琪 共享联盟·普陀 黄钰颖 共享联盟·舟山 陈斌娜
近来,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央视热播,迅速风靡全国。该剧聚焦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其中“东海小组”以生命为代价送出的最后情报,与舟山解放的历史紧密相连。
剧中的故事令人动容,而真实历史上的情缘更显珍贵。在舟山的民间记忆中,朱枫烈士与当地百姓之间,一直流传着一段深厚而鲜为人知的故事。
而这份情缘并未随风而逝,而是被郑重地铭记。2013年,舟山普陀区为缅怀革命先烈,在全区设立了21处党史圣迹,供后人瞻仰追思。其中包括了“朱枫烈士被捕处”,设立了“舟山市革命遗址——朱枫烈士被捕处”碑,碑文介绍了她的革命生涯。
岁月流转,英雄不孤。连日来,这座原本寂静的纪念碑前,出现了许多自发前来悼念的市民与游客。他们献上鲜花,静静默哀,以最真挚的方式,表达着对先烈无尽的敬意与追思。
“舟山市革命遗址——朱枫烈士被捕处”碑前,放满了市民游客敬献的鲜花。记者 周杭琪 摄
剧中“朱枫在舟山市普陀区存济医院被捕”的情节,与史实存在偏差
近日,89岁的顾柳松——朱枫烈士当年所暂居的顾家后人,作为亲历者亲属接受采访,向记者讲述了那段尘封的历史细节,揭开了朱枫烈士被捕的真实始末。
顾柳松是顾家如今年纪最长、也是少数完整了解事件经过的见证人。随着伯父顾孙谋、堂哥顾学勇等知情人相继离世,传承这段历史的责任落在他肩上。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朱枫的事迹,一字一句都是对历史的守护。“朱四小姐(朱枫原名朱桂凤)确实是乘飞机到定海,也去过存济医院找我伯父,但她并非在医院被捕,而是在我伯父家中。”顾柳松的叙述,纠正了关键的历史细节。
顾柳松向记者展示老照片,朱枫从红色标记的小门被带走。记者 周杭琪 摄
1950年,出生于宁波镇海的朱枫已在上海、香港等地参与多项情报工作。因叛徒蔡孝乾出卖,她在吴石将军协助下,乘军用飞机从台湾辗转至舟山,欲继续革命活动。当时朱枫的妹妹朱雪梅与顾孙谋有生意往来,经其介绍,朱枫暂居顾家隐蔽。
“那时沈家门到处是国民党驻军,她在伯父家住了十多天,正赶上过年。”顾柳松回忆,朱枫意识到沈家门非久留之地,急于前往上海,遂托顾孙谋寻船。彼时舟山尚未解放,海上封锁严密,顾孙谋为安全起见多方联系,寻找更稳妥的大船,却未料意外来得猝不及防。
朱枫烈士
1950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二),朱枫在顾家用餐时被捕。
“当时饭桌上还有我堂哥顾学勇、堂姐顾荷琴和老中医陈鹤年伯伯。”顾柳松记忆清晰,“两名便衣特务突然闯入,朱枫十分镇定,只向堂哥他们轻轻点了点头,就从容地和特务出去了。”陈鹤年心急如焚,一路跟至沈家门老邮电局后,被看守人员强行驱离。顾孙谋多方奔走试图营救,却始终查不到朱枫下落,后来才知她已被转押至定海监狱。
“我们起初并不清楚朱四小姐的真实身份,只知她是需要帮助的亲友。”顾柳松说,直到事后才了解她肩负的重任。朱枫在狱中曾吞金明志,虽未成功,却彰显出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最终她被押往台湾,于1950年6月10日英勇就义。多年后,顾学勇与妻子张允芳受邀参加朱枫烈士在宁波镇海的安葬仪式,见证英烈魂归故里。
一束束鲜花 在“朱枫烈士被捕处”碑前悄然绽放
根据顾柳松指引,记者来到朱枫被捕旧址,即顾家老居原址。75年前,此处为“缪家路15号”顾家四合院,大门朝北,两侧有偏房,中间是承载着日常烟火的堂屋,南边小门是平时进出之地,朱枫从南侧小门被带走。如今老宅拆迁,原址位于沈家门中大街与文化路的交界口变电站处,如今仅存一座纪念碑静立于此,成为后人缅怀的红色地标。
随着《沉默的荣耀》的热播,这座原本寂静的纪念碑前,近日涌现了众多自发前来悼念的市民与游客。“我们是通过电视剧才知道这段历史,特地赶来瞻仰烈士纪念地。”定海居民周秋燕手捧鲜花在碑前久久驻足。苏州游客赵群艳也因剧情触动专程前来。两人素不相识,却在纪念碑前因共同的敬意产生了交集。
东港居民严小燕是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并前来缅怀朱枫烈士的市民之一。“早上刷到短视频,立刻问清地址,知道就在沈家门,我特地请假半天赶过来。”她将精心挑选的花束放在碑前,郑重地鞠躬数次,“看《沉默的荣耀》时才知道,原来英烈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前来祭奠是应尽之心。”
面对络绎不绝的缅怀人群,顾柳松的眼眶泛起湿润。他表示,希望借此缅怀热潮推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让朱枫烈士的奉献精神一直传承,“让更多人在历史中汲取力量,守护这份深厚的家国情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