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牛洁 程飞虎
10月15日上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冠军争夺赛在郑州大学举行。最终,来自清华大学的团队夺得冠军,参赛项目的负责人是咱河南人。
“从时间上来看,相信我们很快就能超越马斯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清华大学校友陈威廉眼神坚定。
当天,他代表团队对参赛项目《基于类脑架构的下一代通用模型及智能体生态》进行阐述。据介绍,他和团队自主研发的智人HRM模型,与GPT为代表的传统大语言模型相比,拥有更深的推理深度与更精准的数据规律捕捉能力。此外,在节省算力、小样本学习能力等方面也有优势。最终,该项目获得了916分的好成绩,遥遥领先,摘得冠军。
该团队名叫“万格智能”,由陈威廉和施然、王冠共同创立,旨在让AI摆脱对大数据及概率的依赖,具备真正的“思考”与“推理”能力。三人均为清华大学毕业生且都是00后,其中王冠是河南人,毕业于郑州一中。
据了解,该团队研发的次季节到季节(S2S)气候预测专家模型已达到业界顶尖水平,并于去年底完成2000万美元级种子轮融资(约1.58亿元人民币),估值达2亿美元(约14.4亿元人民币)。
当天,4支国内团队和2支国际团队进行角逐。亚军:浙江大学,参赛项目《一知智能—AI大模型互动营销服务产业引领者》。季军:香港中文大学,参赛项目《光速智联—用于下一代数据中心互联的神经形态光学处理器》;南京理工大学,参赛项目《光隐—面向AI训练的高速缆用电磁屏蔽膜》;牛津大学、莱斯特大学,参赛项目《Enzyme Surge 酶激增》;南洋理工大学,参赛项目《BIOV—前沿再生医学细胞治疗平台》。
据了解,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覆盖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是目前全球参赛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会同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共青团中央等10个部门,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州大学与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总决赛共入围项目4720个,涵盖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萌芽赛道等五大类,大赛已成为推动中外科技交流和青年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大赛同期举办了大赛优秀项目展暨资源对接会、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等活动。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郭莉培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