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位央视主持原来是夫妻,结婚21年“分居”15年,背后原因有点甜

他们同是央视“国脸”,在荧幕上家喻户晓,生活中却鲜为人知地相守了21年。

然而,这段婚姻里,竟有长达15年处于“分居”状态——不是感情破裂,相反,背后的真相藏着不为人知的温柔与默契。

那么,究竟是怎样一份坚守,能让分居的岁月比朝夕相处更显甜蜜?

草原上的追求

2001年,刚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郑天亮,怀揣着对媒体行业的憧憬,接到了去内蒙古赤峰电视台基层锻炼的通知。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次锻炼竟会改变她的人生轨迹,因为在这里,她遇到了鲁健。

那时鲁健已经读完研究生,算是行业里的前辈,更巧的是,鲁健本身就是内蒙古人,对当地的情况熟门熟路。

知道郑天亮是第一次来内蒙古,鲁健特别主动地当起了向导,平时没事就带着她熟悉周边环境,给她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相处中,鲁健发现郑天亮特别爱吃西瓜,而且偏爱沙瓤的,从那以后,每天他都会提前去市场转悠,仔细挑好一个沙瓤西瓜,带到电视台给郑天亮。

后来有一次,团队组织去高海拔地区采访,需要徒步走一段山路。

当时大家都背着不少设备和行李,郑天亮看着有些同事体力不支,二话不说就单手拎起旁边的大桶水,还主动帮同事分担行李。

这一幕刚好被鲁健看在眼里,他之前只觉得郑天亮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却没料到她身上有这么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心里对她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随着接触越来越多,鲁健忍不住向郑天亮表白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郑天亮却拒绝了。

原来郑天亮的父母都是媒体人,她从小就因为父母工作忙,很少能感受到家庭的陪伴。

所以心里一直有个想法,不想再找同行,就怕以后跟父母一样,没时间照顾家庭。

不过,被拒绝后的鲁健没有放弃,他知道郑天亮心里的顾虑,也没再急着提感情的事,只是默默陪在她身边。

每天下班,鲁健都会守在电视台门口,坚持送郑天亮回住处;到了节假日,知道郑天亮要回老家,他会提前好几天就盯着抢火车票,就怕她买不到票耽误行程。

有一次,郑天亮因为赶一个紧急的节目,在电视台加班到很晚,一直忙到后半夜,整个人又累又饿,趴在桌子上有点提不起劲。

就在这时,鲁健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疙瘩汤走了进来。

原来鲁健知道她加班,担心她饿肚子,特意回住处亲手做了她爱吃的面疙瘩汤送过来。

看着那碗冒着热气的面疙瘩汤,郑天亮心里突然一暖。

她想起之前鲁健为她做的那些事,挑西瓜、送她回家、抢火车票,再到这碗深夜的面疙瘩汤,每一件都特别实在。

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有人在实实在在地把自己放在心上,之前对同行的顾虑,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于是郑天亮答应了和鲁健在一起。

后来两人感情稳定后就结了婚,如今结婚已经21年了。

可让人意外的是,在这21年里,他们竟然“分居”了15年,这让很多人好奇,好好的夫妻怎么会长期“分居”?

15年“同一屋檐下的分居”

原来,鲁健主持的是日间节目,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往台里赶。

而郑天亮主持的是午夜新闻,白天在家补觉,晚上九十点才出门去上班,往往等她凌晨下班回家,鲁健早就睡得很沉了。

就这样,两人虽然住在同一套房子里,却像“分居”一样,有时候一个月下来,正经说上话、见上两次面都难。

不过就算见面少,两人也没让感情变淡,反而用各种小细节维系着。

一开始,鲁健心疼郑天亮凌晨下班不安全,每天都强撑着睡意等她回家,可时间长了,他早上还要早起上班,实在熬不住,后来就改成了留纸条。

每天郑天亮下班回家,总能在客厅的桌子上看到鲁健写的纸条,有时候是提醒她冰箱里有热好的饭菜,有时候是让她别太累,记得早点休息。

而郑天亮也记着鲁健的喜好,知道他特别爱吃面,就特意跟着菜谱学做各种面食。

炸酱面、打卤面、葱油面换着花样做,只要赶上两人都在家的时间,就做给鲁健吃。

2007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了,本以为能多些家庭温馨,可新的难题又来了。

两人工作还是那么忙,根本没人能白天在家照顾孩子。

没办法,只好把大女儿送到烟台的外公外婆家,让老人帮忙带。

从那以后,夫妻俩就开启了每月探望孩子的日子,每个月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挤出时间轮流或者一起去烟台,看看女儿,帮老人搭把手。

每次离开的时候,看着女儿不舍的眼神,两人心里都特别不是滋味,可又没办法,只能在心里盼着孩子能快点长大,盼着自己能多些时间陪孩子。

这样两地养娃的日子一过就是九年,直到2016年二胎出生,情况才有所好转。

二胎出生后,岳母特意从老家来北京帮忙,这才结束了两地养娃的日子。

不过就算有老人帮忙,夫妻俩还是得搭把手,慢慢形成了“接力式育儿”的模式。

每天早上,鲁健早起送两个孩子去学校和幼儿园,晚上郑天亮下班早一点,就负责去接孩子回家,然后陪孩子写作业、玩一会儿。

虽然每天都像在跟时间赛跑,上班、照顾孩子连轴转,可夫妻俩从没抱怨过,因为两人的心一直紧紧贴在一起。

日子一天天过,鲁健和郑天亮就这么在“同一屋檐下的分居”里互相扶持着。

但谁都没料到,2019年的时候,生活会给他们带来一个大惊喜。

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一年,郑天亮调到了早间节目《朝闻天下》,这下两人的作息终于同步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一个刚起床,一个刚睡下。

消息传到央视同事耳朵里,大家还特意跟他们开玩笑,说这下夫妻俩终于能经常见面,一起吃顿热乎饭了。

每次听到这话,鲁健都会笑着接话,说为了这一天,他足足努力了15年。

这话里带着点调侃,可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15年里,鲁健和郑天亮为了能多些相处时间,其实默默做了不少调整。

如今终于实现作息同步,这份不容易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从2004年结婚到现在,两人已经走过了21年的婚姻路。

有人好奇,这么多年里,有15年都像“分居”一样,他们的感情怎么还能这么好?

其实没什么特别复杂的秘诀,不是每天朝夕相处,而是不管见不见面,心里都装着对方,做到心心相印。

这21年里,最离不开的还有两代人的支持。

当初大女儿出生后,是烟台的外公外婆主动提出帮忙照顾,让夫妻俩能安心在央视工作。

后来二胎出生,岳母又特意来北京,帮着打理家里的事、照顾孩子,让他们不用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分身乏术。

要是没有老人们的无私奉献,鲁健和郑天亮很难平衡好工作与生活,这份支持也是他们婚姻能安稳走过这么多年的重要底气。

如今的两人,在事业上依旧各自发光发热。

而工作之外,家里的一双儿女也长大了,大女儿懂事,小儿子活泼。

一家四口经常在休息的时候一起出去散步、逛公园,或者在家做顿好吃的,其乐融融的样子,任谁看了都觉得羡慕。

回头看这21年,那15年的“分居”日子,不仅没成为他们感情的阻碍,反而让两人更懂得理解和珍惜对方。

以前因为见面少,每一次相处都格外用心;现在能天天在一起,也不会因为熟悉就忽略彼此的感受。

他们用自己的日子证明,好的婚姻不一定需要时刻黏在一起,只要心里装着对方,愿意为彼此付出,就算经历过不容易,也能把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2

标签:娱乐   央视   夫妻   原因   孩子   都会   日子   女儿   感情   时间   疙瘩   工作   烟台   婚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