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西贝的预制菜的热搜,突然想夸一下我们云南那种“看柜点菜”的实在——玻璃柜里码着新鲜的菌子、刚宰的土猪肉、应季的时蔬,看中哪样直接跟老板说“这个菌子炒腊肉”“爆炒腰花”,老板手起刀落,灶台上滋啦一响,带着锅气的热菜就端上桌,踏实得很。
特别是“薄荷炸排骨”真的太绝了!
云南的馆子,尤其家常菜馆,很少有花里胡哨的菜单。冰柜、菜架就是最好的“菜单”:青头菌带着泥土香,乳扇在阳光下泛着油光,连辣椒都是红的红、绿的绿,新鲜得能掐出水。经常遇见外地游客看着菜柜一脸茫然,老板在一旁搭话推荐:“今天的鸡枞刚到,炒吃最鲜”“要不吃个薄荷炸排骨?解腻”“凉拌鱼腥草”,一来二去,像熟人间的唠嗑。
这种模式妙就妙在“看得见、摸得着”。食材新不新鲜,一眼就能辨;做法合不合口味,当场就能跟老板沟通——“少放辣,给孩子吃”“这个菜多煮一会儿”,老板乐呵呵应着,灶上的火候跟着调整。没有“预制菜”的猜疑,没有“图片与实物不符”的落差,吃的就是一份“从食材到餐桌”的透明。
其实食客要的从来不多,不过是“吃得明白”。我们云南这种带着烟火气的点菜方式,藏着对食材的自信,也藏着对食客的坦诚。难怪有人说,去云南吃饭,看着柜子里的菜,就像看到了后厨的样子,安心!
这种实打实的新鲜和灵活,或许就是餐饮最本真的模样——不用纠结定义,不用解释工艺,新鲜摆在眼前,做法听凭食客,吃的就是那份踏实和自在。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