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就把稀土当成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2025年4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钐、钆、铽等七类关键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直接回击了美国的关税壁垒。全球市场立马乱套,价格蹿升,工厂开工率下滑。美国96%的稀土需求靠中国进口,这数据一摆出来,谁不慌?
于是,他们的目光转向格陵兰岛,那地方冰天雪地,藏着全球第八大稀土储备,估摸着有上亿吨矿藏。8月8日,彭博社报道,特朗普的盟友们正瞄准格陵兰的稀土,来对抗中国的垄断。 更具体点,6月15日,美国进出口银行考虑给格陵兰的Tanbreez稀土项目贷1.2亿美元,推动开采。
8月26日,Critical Metals公司签协议,向美国政府资助的设施供应稀土,目标明年产2000吨高纯度氧化物。 这些动作听着挺硬气,可实际操作起来,环境评估、地缘政治纠葛一大堆,短期内产量上不来。
特朗普团队还想买下整座岛,但丹麦政府不松口,只能通过合同拿矿权。话说回来,美国本土也砸钱,国防部8月投4亿美元给MP Materials公司,帮它建加工厂。 问题是,加工技术上,美国还卡在中国专利的脖子上,提纯效率低,污染严重,建好的几条线有好几条因为侵权被冻结。
再看乌克兰那边,这事儿更带点地缘色彩。2025年2月,特朗普公开说,美国该从乌克兰拿5000亿美元的稀土作为援助回报。 冲突缓和迹象一出,美国加快脚步。5月1日,美乌签了矿产协议,美国获优先开采权,包括稀土在内,还覆盖石油天然气。
协议细节显示,基辅有最终决定权,但华盛顿能主导投资基金,用于战后重建。 乌克兰东部矿区潜力不小,顿巴斯地区有稀土伴生矿,可战乱遗留问题多,勘探队得绕着雷区走。特朗普官员甚至提议,美国占乌克兰稀土50%所有权,这谈判听起来就够刺激。
到8月,首批资源运往美国,但加工环节还是老大难,纯度达不到中国99.99%的水准。欧盟也掺和进来,推动循环经济回收稀土,可回收率才30%,远赶不上中国全产业链的效率。中国控制全球90%的冶炼分离专利,这优势不是一朝一夕能扳倒的。
澳大利亚的Lynas公司是西方阵营里最活跃的玩家,全球第二大稀土供应商,占市场12%。他们早几年就布局,2025年5月,实现首次重稀土分离生产。 公司计划在Kalgoorlie建新厂,预计2025到2027年,澳洲稀土氧化物产量翻三倍。
7月,美国动作刺激下,Lynas股价涨,启动NdFeB磁铁制造,产能3000吨。 可8月28日,最新财报一出,利润大跌,原因是中国出口限制推高价格,但得克萨斯重稀土厂前景不明朗。 他们和美国国防部签合同,计划2026年运营,可现在不确定性大,环保抗议和成本压力山大。
马来西亚加工厂产量上去了,每分钟0.3吨氧化镨钕,合格率60%不到,中国那边效率92%,成本低40%。Lynas还募资7.5亿美元,增强交易能力,NdPr价格6月涨25%到55美元/公斤。
日本的处境最有故事性,他们从2010年钓鱼岛事件就被中国稀土禁运教训过,那时候90%依赖中国,工厂停摆,汽车国防全受影响。 15年过去,日本把依赖降到58%,通过海外投资、新技术和减用量策略。
6月23日,日经报道,日本重稀土100%还靠中国,镝和铽出口限后,采购难。 7月18日,日本和欧盟考虑产官合作,共同采购稀土,建“经济版2+2”机制。 8月2日,东亚论坛分析,日本策略靠联盟和前沿科技,但中国持牌,风险持久。
8月13日,日本宣布2026年1月在南鸟岛海底试开采稀土,减对中国依赖。 7月,日本测试深海采矿近Minamitori岛。 这些听着先进,可实际,日本企业高价买稀土,结果发现还是中国货,印度事件闹乌龙。
这第二阶段的稀土争,表面上各国抢资源建厂,骨子里是拼技术主导和供应链韧性。中国全价值链覆盖17种元素,市场份额超80%,出口管制一出,全球短缺加剧。
短期看,价格涨15%,订单流失,工厂减产。长远呢,日本学者的话有道理,努力再多,离不开中国这根脊梁。
参考资料
海外智库研究:中美稀土之争将如何演进? 新工科局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