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农贸市场,农户露天种植的红苋菜那美丽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
小时候,妈妈总在夏天炒一盘红苋菜,紫红的汤汁渗进米饭里,我端着碗追着邻居小孩玩,嘴角还沾着“红胡子”。如今在城市里,每次看到菜市场那一抹艳红,都会买一把回家,仿佛吃下去的不是蔬菜,而是童年的夏天和土地的温度。
有人把红苋菜当做是野菜,其实,红苋菜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野菜”,它属于苋科苋属植物,既有野生品种(如野苋菜),也有广泛栽培的食用品种。我们日常吃的红苋菜,大多是人工种植的,但它的近亲确实有一些野生种类,因此它带有一定的“野菜基因”,兼具自然野性和栽培蔬菜的鲜嫩。
它的叶子宽大柔软,呈卵圆形或扇形,叶面有皱褶,边缘光滑。它的茎秆细长柔嫩,通常呈紫红色或绿色。最迷人的是它的紫红色汁液,煮熟后汤汁如胭脂般红艳,染得米饭、面条都变得浪漫起来,古人称它为“长寿菜”,认为它补血养颜。
据说它是药食同源的“补血菜”。性味甘凉,清热利湿,适合夏季消暑。他含铁量高,是菠菜的2倍,适合贫血人群。它钙含量丰富,甚至超过牛奶(但吸收率略低)。富含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强,被誉为“蔬菜中的红宝石”。
它原产于中国和印度,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历史悠久。它的生命力极强,耐热耐旱,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甚至路边野地也能自然生长,是真正的“懒人菜”。
它的嫩叶柔滑无渣,带有淡淡的泥土清香,煮熟后口感绵软,汁水鲜甜,实属江南人家的夏日风味。
经典吃法有:蒜炒红苋菜(热油爆香蒜末,翻炒至软,红汤拌饭绝佳)、上汤苋菜(加皮蛋、咸蛋煮汤,鲜味十足)、凉拌苋菜(焯水后拌香醋、芝麻,开胃爽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老辈的人说夏天的中午吃红苋菜搞不好会中暑,一般都在晚餐吃。而且,烹饪红苋菜的时候,一定要佐以大蒜子,把大蒜子切碎了和红苋菜一起炒,据说这样吃就不会中暑了。大蒜子吃了具有通气的作用,老辈人的智慧,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曾经亲自种植过红苋菜。那一年,偶然借用到别人的一块菜地,就开始了红苋菜的种植。我先是到隔壁邻居的菜地里移栽了几株红苋菜,这次种起来的红苋菜我都舍不得吃,让它自由成长,很快就结籽了,黝黑的细小的种子很多很多。我用自己栽种培育成的红苋菜种子播种了一小块菜地,红苋菜倒也很给我长脸,在我的精心侍弄下,那一小块菜地的红苋菜长得煞是喜人!我还在种了红苋菜的地里间种了6棵茄子树,茄子也长得非常好,六棵茄子树结的茄子根本吃不完,自己吃不完就摘下来送给别人吃。
现在回想起那一段曾经种植红苋菜的经历,感觉特别有成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父母那一辈人的农耕时代,田园生活好惬意!
红苋菜,我的喜爱——一碗红汤里的乡愁。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