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 露染秋光催菊黄

10月8日

我们将迎来

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

第十七个节气

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露珠冷寒而欲凝结

放出微微寒光

“寒露”之名由此得来

01

寒露・健康与疾病预防

1.润燥防燥是关键:

寒露时节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降低,气候愈发干燥,易导致人体津液亏损,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等“秋燥”症状。日常需增加饮水量,选择温水或蜂蜜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放置加湿器,同时避免频繁使用过热的水洗澡,减少皮肤水分流失。

2.防呼吸道疾病高发:

此时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冷空气刺激易引发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体质较弱人群外出需注意保暖,佩戴围巾、口罩,避免受凉;坚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肺部功能与身体抵抗力。

3.护关节防寒气入侵:

寒露后寒气渐重,人体关节部位对寒冷敏感,若保暖不当,寒气易侵袭关节,诱发关节炎或加重旧疾。日常需注意膝关节、踝关节、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选择长裤、厚袜,避免穿露脚踝的鞋子;久坐人群定时起身活动,促进关节血液循环,减少寒气堆积。

02 寒露・养生之道

1.起居养肺:

寒露仍属秋季,肺主秋气,应遵循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尽量保证7-8小时睡眠,让肺部在安静的环境中充分修复;清晨天亮后及时起床,到公园、郊外等空气清新处散步、打太极拳或做呼吸操,通过深呼吸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体内浊气,养护肺脏功能。

2.饮食滋补:

秋季宜“养阴润肺”,饮食上可多吃梨、银耳、百合、莲子、山药等滋阴润燥的食材,如煮百合银耳汤、蒸梨、山药排骨汤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缓解秋燥;同时可适当食用红枣、桂圆、核桃等温补食材,平衡寒气。

3.情志调畅:

寒露时节草木凋零,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导致心情低落、肝气郁结。日常可多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登高赏菊、秋游野餐,感受秋季的绚烂景色;也可通过阅读、绘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疏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情平和舒畅,维持体内气机的稳定运行。

寒露

不只是一个节气

更是大自然

给予我们的温馨提示

它用一场场清冽的晨露

勾勒出秋季的静谧与厚重

也让我们懂得

顺应时节、调养身心的重要性

在这充满诗意的成熟时节

让我们与自然同频共振

汲取寒露的滋养

以健康的体魄和豁达的心态

拥抱秋日的美好

不负这丰收与沉淀的时光。

文案/图片: 护理系 李倩

编辑:宣传统战处

初审:王照娟 卢鹏

审核:陈蒙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融媒体中心发布

投稿邮箱:xcc@sdmc.edu.cn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养生   寒露   节气   寒气   关节   时节   秋季   保暖   山药   肺部   日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