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利好!需求不断,这一方向或直接起飞,新热点方向?(附股)

今天科技方向再次走强,直接提升了市场情绪。

这段时间,小猎豹持续在跟踪科技方向,研读了大量研报和产业动态。

你有没有想过,谷歌每年为何能节省高达10亿美元的电费?

关键就在于它用上了一种叫OCS(光路交换,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的技术。

不仅如此,英伟达密切关注,微软正在测试,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在悄然布局。

这背后,正是一场关于AI算力底层架构的新趋势。

今天,我们不讲宏大的PPT叙事,也不讨论“颠覆性技术”。

我们一起来看看,OCS有什么投资机会?接下来AI算力发展OCS的趋势如何?

问题一:AI算力的瓶颈,真的只是芯片不够快吗?

很多人看AI,只盯着GPU。

但现实是:当你有1万块GPU连在一起时,最大的问题不是算力不足,而是它们彼此之间“聊不起来”。

想象一下,你在组织一场万人大会,每个人都拿着对讲机,每秒钟要和其他几百人同步信息。如果会场只有一个出入口,所有人都挤在门口喊话,再快的嘴也白搭。

这就是当前AI训练集群的真实写照。

NVLink带宽已经堆到3.2Tbps,Coherent光模块也上了800G,但一旦进入交换机,光信号就得“落地检查”:先转成电信号,再由ASIC芯片做路由决策,然后再转回光信号发出去。

这个过程,业内管它叫“O-E-O”(光-电-光转换),听着高大上,其实能耗占比高。

数据显示,一次O-E-O转换的功耗占整个链路的60%以上。

而在一个万卡集群中,这种转换每天发生亿万次。

结果就是:你的GPU一半时间在等数据,电费账单却年年创新高。

所以,问题从来不是“算得够不够快”,而是“传得够不够快、够不够省”。

而OCS干的事很简单:绕开电,全程走光。

它不像传统交换机那样“分拣包裹”,而是像高速立交桥一样,在两个端口之间临时架起一条专属光通道。

你想 A地方去B比方?好,激光直射,中间零停留。

延迟从微秒级降到纳秒级,能耗砍掉70%,带宽还能翻倍。

这就是OCS的作用

问题二:谁最需要OCS?

我们来看看谷歌TPU v4的实际表现:公开研报数据

引入OCS后,网络延迟下降超50%

集群整体能耗降低40%

训练任务完成时间缩短10%

更关键的是,网络故障率减少了50倍

注意,故障率减少50倍——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不再需要为突发的拥塞、丢包、重传浪费算力资源。

对于动辄跑几周的大模型训练来说,一次中断可能损失数百万美元。

OCS带来的不是性能提升,而是确定性

这或许才是真正值钱的地方。

更吓人的是规模效应。

根据公开报道,谷歌预计2026年将部署300万颗TPU。按每台OCS设备可支持约1300个光端口计算,仅谷歌一家就需要超过2.3万台OCS设备。

这还只是内部互联需求,还没算跨区域DCI(数据中心互联)的部分。

换句话说,OCS正在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

没有它,你就组不了超大规模集群。

有了它,你才有可能把AI训练的成本曲线真正压下来。

这也是为什么英伟达在GB200 NVL系统中开始评估OCS方案——即便它的InfiniBand和Spectrum-X吹得天花乱坠,但在极致能效面前,传统电交换终究有天花板。

据业内交流,微软Azure同样如此。他们的AI基础设施团队早就意识到:未来比拼的不再是单卡算力,而是集群效率

谁能以最低成本调度最大算力,谁就能在AIaaS(AI即服务)战场上赢到最后。

所以你看,这些巨头的动作背后,逻辑非常清晰:算力战争的本质,或许正在从芯片转向网络。

问题三:OCS市场空间有多大?

现在市场上很多人觉得OCS太小,毕竟目前主要玩家就那么几家,产量也不大,月产一千多台。

但我们要问一句:十年前的GPU服务器,不也是这样吗?

关键是要看趋势。

第一,行业已经在推了。

最近有“毫秒用算”专项行动,明确鼓励低延迟、高能效的新型互连技术落地。

中国移动已经在规划Spine层引入OCS,打造绿色算力底座。这不是试点,是国家级战略。

第二,市场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Cignal AI预测,到2029年全球OCS市场规模将突破16亿美元,而且是从2025年开始加速放量。

产能扩张速度更是惊人——头部厂商过去一年产能大幅增长,头部厂商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第三,应用场景正在外溢。

最早OCS只用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核心层,但现在已经开始向边缘侧渗透。

比如自动驾驶训练平台、金融高频交易系统、甚至未来的AI推理网关,都需要确定性低延迟互联。

小结一下

当AI进入“万亿参数+百万加速器”时代,拼的不再是单点性能,而是系统的整体效率。

而在这个新游戏里,OCS可能是目前一个同时解决延迟、能耗、成本三大难题的技术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科技   方向   热点   利好   需求   集群   产能   英伟   故障率   技术   微软   芯片   电费   成本   关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