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人过60,高温天气宁可在家睡觉,也别选择在这2个时间出门

又是一年三伏天,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许多老人仍然习惯早上出门锻炼、傍晚去广场跳舞,认为“趁凉快动一动,对身体好”。

可不少医院的急诊室却在这段时间格外忙碌:

中暑、脱水、心梗、晕倒……来就诊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医生提醒:60岁以后,夏天出门不再是“随意为之”的小事儿,而是一场需要谨慎对待的“身体考验”。

尤其是两个时间段,再热也别硬撑,宁愿在家睡个午觉、看看电视,也别拿身体“赌一把”。

案例一:早上出门锻炼,老人中暑昏倒

家住南京的王阿姨,今年65岁,是个“养生达人”。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6点前就出门“晨练”。她认为“早起早睡,通体舒畅,气也顺”。

可三伏天这天一早,温度已经逼近30℃。她一圈没走完,忽然天旋地转,倒在路边。

医生诊断:典型中暑 + 轻度脱水 + 血压突降。

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以为早上最凉快,其实不一定!

医生提醒:这两个时间段,老人别出门!

❌ 第一个高危时间:上午9点到11点

很多人觉得早晨空气好,是锻炼的“黄金时间”。但医生指出,到了夏天,上午9点后,阳光强度已接近正午水平,湿度大、热量积蓄快速上升,是“隐形的高温区”。

尤其是三伏天,太阳升得早,辐射强。这个时间段出门,紫外线指数高、中暑风险大、呼吸道也容易被高湿度影响,引起气短、胸闷。

国家气象中心曾在三伏天期间发布报告称:上午9点到11点,户外“体感温度”已达35℃以上,是高发中暑时间段之一。

对老年人来说,这个时间段出门锻炼,并不是“保健”,而是在拿心肺功能“开玩笑”。

❌ 第二个高危时间:下午4点到6点

“太阳快落山了,该凉快了吧?”很多老人会在这个时候出门散步、跳广场舞。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是高温“回光返照”的时候。

根据中国气象局多年统计数据:

一天当中,地表温度最高的时段并不是正午12点,而是下午3点到5点。

这是因为阳光持续照射、热量积聚,加上地表反射热气,使得空气中热量“滞留不散”。

这个时候出门,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血压忽高忽低

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乏力

老年慢性病诱发,如心梗、脑梗风险明显增加

医生特别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下午这段时间最好在家安静休息,避免激烈活动或情绪波动。

医生建议:60岁以后,高温天出门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想锻炼可以,但一定要选对时间:

✅ 推荐出门时间:清晨5:30—6:30之间
✅ 推荐活动方式:轻缓步行、伸展、太极
✅ 避免高温区域:避免柏油马路、无遮挡区域
✅ 多备物品:水壶、小毛巾、遮阳帽、随身应急卡

此外,如果觉得身体有不适,比如头晕、心跳快、口干发热,一定要及时回家休息,必要时就医。

写在最后

三伏天,是老年人身体“吃不消”的时候之一。人一旦过了60岁,不再是靠“硬挺”就能保健康的年纪。合理作息、避开高危时段、学会“偷个懒”,反而可能是夏天聪明的养生方式。

宁愿在家安静地睡个午觉,也别在高温时段“强行出门”。保住这份“清凉与安稳”,才是对自己身体最好的交代。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文中使用人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养生   高温   天气   医生   时间   伏天   时间段   身体   老人   早上   热量   时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