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却在河南格外低调

得知父亲壮烈牺牲那天,吴韶成才真正读懂“无名英雄”四个字,曾经的他怨过父亲、恨过父亲,天人永别以后,连哭都不敢出声。

父亲留给他的20美元,一直压在行李箱最底层,父亲含泪写下的绝笔信,他翻来覆去看过无数次,边角都触摸得泛黄、裂开了。

父亲的身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压得他喘不过气的大山,他本该依靠“烈士之子”的身份,享受着截然不同的高等待遇,何故默默无闻一辈子?

父爱如山

非长非幼的吴韶成,天生就是个受宠的男孩子,明明是做哥哥的,小名偏偏叫“弟弟”,小男孩都贪玩,他满大街乱转,到了饭点也不回来,母亲就上街四处喊“弟弟”。

母亲的“偏宠”,他也是感受了多年,才定性为“溺爱”,父亲忙着打拼事业,实在不能顾家,有了母亲撑腰,他有了做“小霸王”的资本,猖狂起来连老师都敢戏弄。

那时候,父亲恩师之子与他同吃同住,他贪玩冒进,终日没个正形,父亲请求寄居家中的恩师之子,教他读书认字,学点知识、懂些道理,不可成日瞎跑,不成样子。

他勇敢又机灵,学什么都快,偏偏心思不肯放在学习上,满脑子想的是投机取巧,还敢戏弄老师,有一次玩过火了,把老师气得直掉眼泪,他还为计谋得逞而沾沾自喜。

用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母亲还没动筷就先笑了,戏称当日太阳打西边儿蹦出来了,老师教书育人,学生嬉皮笑脸,老师眼泪横着飞出去,此等趣事着实罕见。

父亲位居上席,板着脸听完此等“趣事”,严肃地将他和母亲呵斥了一顿,小小年纪不学好,基本的尊师之道都不明白,将来必成不了大器,父亲勒令他道歉、认错。

父亲的教导,他消化了好几天,从前只知道父亲不轻易发脾气,没想到发火的时候这么吓人,他万万不敢忤逆父亲,加之母亲也“受训”了,只能乖乖听从。

他原是一棵长歪的小苗,是父亲的教诲,令他长成了一棵正直、挺拔的参天大树,他打心底敬仰父亲,却不理解父亲的选择,甚至默默怨恨过父亲一段时间。

父子隔阂

父子分别时,他年纪尚小,无法理解父亲的选择,他对父亲的记忆,还停留在童年时期,一家人乘船回国,母亲和弟妹害怕风浪,躲在船舱不敢出来,他大胆跟在父亲身后上了甲板。

海面上风浪剧烈,拍击船身的声音,听起来有种强烈的吞噬感,父亲眼睛中看到的是壮阔,耳朵里听见的是壮烈,时隔多年想起这幅画面,他终于读懂了父亲。

临走的时候,家中兄弟姐妹几个,父亲不可集体带走,更不能全都留下,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注定要牺牲,跟在父亲身边的弟妹,实质上成了牵制父亲的“软肋”。

不能跟在父亲身边的他,只拿到了保命钱和保命信,他只需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曾与父亲共事的叔叔,就可安稳,甚至舒坦地过完这辈子,可他没去找。

彼时的他不明白父亲的选择,只知自己是被抛下那个,没有爹娘在身边,每一步都不好走,父亲的“特殊身份”,他从来不敢提,生怕哪句话没说对,又招来无妄之灾。

自力更生的日子里,他拼命学习、努力工作,盼着有朝一日一家团圆,等来的却是父亲壮烈牺牲、母亲锒铛入狱的噩耗,父亲的“事业之谜”,终于在此时被揭开。

与父亲并肩作战的战友,顺利逃回国内,见到他的时候,哭得泣不成声,他这才知晓父亲有机会活命,但是主动扛下所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

父亲伟大至此,儿子岂能丢脸?父亲留给他的钱和信,全都放在行李箱中,唯独那封费尽心机拿到的绝笔信,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上面依稀能看见父亲的掌纹。

没世无闻

学成之后,他第一个工作地点在东北,工作环境并不好,日子也苦,决定不依赖父亲后,他只能自己努力,打拼了好几年才调到河南,住处就是分配的宿舍,面积不大。

他本以为能安安稳稳过一生,没想到“特殊时期”接受了一轮又一轮调查,走在大街上,都得担心暗处会不会掷来一枚臭鸡蛋,或是白菜帮子,每天都活在恐惧和担忧中。

直到女婿在郑州定居,家里有了面积稍大的房子后,他的住宿环境才得以改善,与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他时常愁容满面,心里想着的是身在美国的母亲,还有数年未见的弟妹。

好不容易见到母亲,还来不及笑,母子俩便抱头痛哭,他第一次看到父亲的绝笔信,想到父亲抱着必死决心写下这些话,他的心就像被千万根针同时刺着。

短暂的团聚过后,他带着父亲的绝笔信回到郑州,他深知父亲事业不能外传,时时刻刻紧闭双唇,不敢透露一个字,家里的孩子也守口如瓶,免得招来更多麻烦。

他知道父亲当年是带着希望去的,没想到绝望而死,这份遗憾又落到了他的心里,直到他病重离世,父亲期盼一生的两岸统一场景,也没有看见。

他离世之前,将所有积蓄交给孩子,多番嘱托,一定要拿去做好事,且不得声张,每一分钱都要以父亲的名义捐出去,并落到实处。

父亲“低调”了一辈子,他也“默默无闻”一辈子,即便未来有人宣传,他也要让父亲的名字被世人知晓,他可以做无人知晓的那个。

由真实历史改编的《沉默的荣耀》播出后,他的父亲终于不是“沉默的英雄”了,家族后代也是看了剧才知道,当年的日子多难熬。

若他还在人世,一定会跟孩子们一起看这部剧,以“第三视角”观察父亲当年的生活,体会父亲隐忍多年的情感。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实探福州吴石故居,吴石侄孙回忆:其子吴韶成多次回故居重温往事,为父撰文》

澎湃新闻:《【记忆】和父亲吴石走过的岁月||吴韶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历史   河南   烈士   后人   低调   父亲   儿子   韶成   母亲   绝笔   之子   老师   弟妹   壮烈   郑州   恩师   行李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