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龙虾鲍鱼餐”走红,我们真正该关注什么?

□高家千

近日,河南周口一家幼儿园因晒出豪华餐单火爆网络。龙虾、鲍鱼、螃蟹轮番上阵,三餐两点荤素搭配,人均20元的标准却吃出了宴席般的配置,让不少网友直呼羡慕。(9月1日 大象新闻)

这餐饭真正打动大家的,恐怕不只是龙虾鲍鱼带来的视觉冲击,更多的是园长亲自把关、多名厨师精心搭配的用心。这份难能可贵的用心,背后是对“把孩子吃饭当正事”这一期待的回应,值得肯定。

一顿看似普通的饭成为爆款,是不是反衬了部分幼儿园平时的伙食不及公众预期?根据教育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发布的学生餐营养指南等标准,针对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引导学生科学营养用餐。高价海鲜并非幼儿膳食指南的必需品,其象征、宣传意义大于实际营养学价值。在近期“食堂克扣经费”“食材以次充好”等新闻屡上热搜的背景下,这场海鲜盛宴更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当前不少幼儿园食堂在经费透明度、营养标准化和监管机制上的不足。

更需警惕的是,流量追捧可能诱发表演式供餐的潜在风险。若龙虾鲍鱼成为流量密码,恐将导致部分幼儿园跟风“秀餐食”,而不是踏踏实实做“实在饭”——从比拼餐食质量,演变成比拼晒餐技艺,忽略采购监管、食谱科学性等核心环节,甚至忽视食品安全这一根本底线。真正的教育良知,不体现在偶尔的大餐,而在于每一个孩子日常都能吃上干净、热乎、有营养的饭菜。

与其追捧良心幼儿园,不如推动构建一套能让所有幼儿园达到良心标准的制度体系,才是破解问题的关键。

其一,建立透明的膳食经费监管机制,引入家长代表监督,确保伙食费阳光运行,消除家长信息不对称与顾虑;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的校园配餐领域首个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为此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可行的操作方向;

其二,推广区域集中采购与统一配送模式,借助规模效应降低优质食材采购成本,从源头把控食材品质、稳定价格区间,为普惠性膳食保障提供支撑;

其三,将幼儿园食堂纳入食品安全重点监管名单,通过定期突击检查、检测结果公示及明厨亮灶工程,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只有把良心转化为标准,把偶然变成常态,才能让每个孩子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都能享有基本的饮食尊严。

将一时的网络关注转化为长效的制度保障,才是此次事件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唯有当20元吃得又好又安心不再是新闻,而是所有孩子的日常,我们才敢说,我们把孩子的饭碗端稳了。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3

标签:美食   鲍鱼   龙虾   幼儿园   营养   孩子   膳食   食品安全   标准   经费   配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