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三星下一代旗舰Galaxy S26系列的三款新机型号(SM-S942, SM-S947, SM-S948)已现身GSMA数据库,坐实了该系列将在明年上半年登场。 更大的变化在于产品线:数据库清晰地显示只有 Galaxy S26、Galaxy S26 Edge 和 Galaxy S26 Ultra 三款机型。这意味着陪伴我们多年的 Galaxy S26+(Plus机型)被正式砍掉,由全新的 Edge 系列取代。
三星Galaxy S25系列
Plus谢幕,Edge登场:一场超薄豪赌
这个策略调整并非空穴来风。根据核心信息汇总,长期销量低迷(仅占系列总销量的约18%)是Plus机型被放弃的主因。取代它的Edge系列,定位非常明确:主打极致轻薄,目标厚度将下探到惊人的 6.x mm 区间(作为对比,前代S25厚度约7.2mm),并可能采用更具质感的陶瓷背板。
然而,这条路并非坦途。前代试水的 S25 Edge 就因仅配备 4100mAh 电池导致续航不足而遇冷。对于 S26 Edge,三星必须解决这个核心矛盾:如何在超薄机身里塞进足够用的电池?供应链爆料指出,S26 Edge(以及可能包括Ultra)有望采用新型的“硅碳负极电池”技术。 据说这种技术能在同体积下提升20%-30%的容量,这意味着 S26 Edge 的电池容量可能达到 4800mAh 左右,这将是一个关键的进步点。同时,电池安全也有升级,爆料称会新增 EMC封装电池保护电路(供应商ITM),目标是降低24%的发热并增强防水性。
但风险依然存在: 如果 S26 Edge 在电池续航和实用性上无法取得突破,市场反响持续低迷,三星很可能在后续产品线中重新启用 Plus 机型。这将是 Edge 系列能否立足的关键一战。有趣的是,这似乎与苹果的传闻策略不谋而合,有消息称苹果 iPhone 17 系列也将用主打超薄的“Air”机型替代 Plus。
三星Galaxy S25系列
Ultra 稳坐钓鱼台,标准版迎来升级
定位最高端的 S26 Ultra (SM-S948) 型号命名维持了以“8”结尾的传统。它的升级点集中在影像和交互:
影像: 预计会保留强大的 2亿像素主摄,但将 3倍长焦镜头从1000万像素升级至1200万像素,进一步提升变焦画质,支持 4-10倍无损变焦。更引人注目的是可能引入 “虚拟光圈技术”,通过AI算法结合物理光圈,模拟出单反相机级别的景深效果。
交互变革: Ultra 版可能会是最大胆的尝试—— 取消物理按键!爆料称其将采用 压力感应边框 + 背部“星轨智能环” 的组合来实现手势操作。这将是手机交互方式的一次重大实验。
电池谜团: 有争议的点在于电池。虽然有硅碳电池技术的爆料,但也有信息指出 Ultra 版可能 沿用 5000mAh 的“祖传”容量,通过结构优化来维持升级影像模组后的机身厚度(目标降至7.x mm,前代8.2mm)。最终选择哪种方案,将直接影响其散热和续航表现。
三星Galaxy S25系列
标准版 Galaxy S26 (SM-S942) 的型号命名从传统的“1”结尾改为“2”,这可能预示着屏幕尺寸会略有增大。硬件上最大的诚意在于影像:爆料称它将 终于弃用沿用三代的GN3传感器,升级为 新款5000万像素主摄,重点优化低光环境下的动态范围表现。
性能与系统:堆料与AI齐飞
在核心性能上,S26系列预计延续双平台策略:
多数市场(如北美、中国): 搭载 高通骁龙 8 Elite 2 for Galaxy。注意这个“for Galaxy”!据爆料,这将是三星 首发的“鸡血版”,如同前代 S25 系列首发的定制版骁龙 8 Elite 一样,它会在标准版骁龙 8 Elite 2 的基础上 再次提升频率,目标是带来更强的峰值性能和跑分表现。爆料称其采用台积电 N3P 或三星 2nm 工艺,性能提升 25%,GPU 提升 30%。
部分市场(如欧洲、韩国): 可能搭载 三星自研的 Exynos 2600。但这里存在 显著的技术风险——爆料称其采用三星 2nm 工艺,但 良率目前仅约40%,最终的能效表现存在很大疑问。
内存方面是全系的大升级:爆料指出 S26 系列将 全系标配 16GB RAM,这将极大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和后台留存能力。
系统层面,S26 系列将搭载 One UI 8.5。新系统最大的亮点是 首发端侧运行的三星 AI 大模型(70亿参数),这意味着很多 AI 功能可以在本地快速处理,无需联网,更安全更高效。爆料提到的新功能包括 “凝视卷动”眼球追踪功能,以及进一步优化的跨设备协同能力。
三星Galaxy S25系列
定价、挑战与未来
市场定位与定价是 Edge 机型的另一大挑战。 有分析指出,S26 Edge 的定价可能高于前代 Plus 机型,预计起售价约 1100 美元。如果 Edge 在超薄设计和续航提升之外,无法提供足够强大的差异化体验来支撑这个溢价,很可能重蹈 S25 Edge 销量不佳的覆辙。Ultra 版将继续锚定超高端市场,但需要面对日益强大的国产折叠屏旗舰的冲击。
整个 S26 系列还面临几大技术落地的风险:
1、2nm芯片良率: 无论是高通的定制版还是三星自研的 Exynos,新工艺的成熟度和良率都直接影响产能和最终性能/功耗。
2、硅碳电池量产进度: 能否如期大规模量产并达到预期性能指标(容量提升、安全性)是解决 Edge 续航痛点的关键。
3、虚拟光圈算法成熟度: 这个新功能的实际效果和体验是否足够惊艳,有待验证。
按照三星传统节奏,Galaxy S26 系列预计在 2026 年 1 月正式发布。
总结:一场平衡的艺术
Galaxy S26 系列是三星在“极致设计”(Edge的超薄探索)与“实用主义”(标准版的务实升级,Ultra的技术堆料)之间进行的一场大胆平衡尝试。砍掉 Plus,押注 Edge,彰显了三星寻求差异化的决心。其成败的核心,在于能否依靠 硅碳电池技术解决超薄机身的续航短板,凭借 2nm芯片(尤其是自研Exynos的能效)提供稳定强大的性能,并通过 创新的AI交互(如Ultra的按键取消、眼球追踪)带来革命性体验,最终化解轻薄化带来的散热与续航矛盾。
三星Galaxy S25系列
若成功,三星或能凭借 S26 Edge 开辟新赛道,重塑旗舰格局;若失利,尤其是 Edge 机型表现不佳,则可能加速用户流向形态更创新的折叠屏或性价比更高的国产高端机型。 明年1月的发布会,将揭晓这场豪赌的初步答案。
提示:以上信息基于供应链、分析师爆料及GSMA数据库信息,最终配置以三星官方发布会为准。
注意:所有信息均来官方资料、网络公开报道、科技媒体评测,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管理员更改删除!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