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后 A股或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

自8月26日以来,A股市场已进入强势震荡周期,截至目前这一态势已持续25个交易日。从市场运行节奏看,这种震荡并非趋势逆转的信号,反而更像是为四季度行情蓄力的 “中场调整”,随着四季度窗口期开启,A股国庆节后有望逐步摆脱震荡区间,迎来新一轮上行行情。

1、支撑A股新一轮上涨的核心逻辑并未发生动摇,反而在震荡期持续强化:

从政策端看,稳增长与产业升级的双主线始终清晰,无论是针对地产领域的政策优化、消费端的补贴细则,还是对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专项支持,均在为市场提供长期政策托底;

流动性层面,前期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SLF利率下调传递的宽松信号,以及金融机构资产抵押便利政策的落地,共同构筑了宽裕的资金环境,这一格局在四季度大概率延续;

从基本面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触底回升、消费数据边际改善、科技产业(如 AI 算力、半导体)的产能与订单稳步增长,这些边际向好的信号,构成了牛市行情的核心支撑,并未因短期震荡而弱化。

2、市场当前的强势震荡,本质是牛市进程中的必然阶段,以史为鉴,当前震荡或已进入后半程。

回顾A股过往几轮牛市前期,均存在类似的“强势震荡筑底”阶段:2014年牛市启动前,市场曾经历3个月的区间震荡,期间指数波动幅度控制在10% 以内,最终通过震荡完成筹码换手与估值修复;2019年结构性牛市初期,也出现过持续28个交易日的强势震荡,震荡后期成交量逐步缩量至阶段低位,随后迎来突破行情。对比当前,25个交易日的震荡已让前期集中于科技板块的筹码得到充分消化,成交量从震荡初期的高位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筹码集中度显著下降,这些特征均与历史上震荡后半程的表现高度吻合,意味着市场距离突破震荡区间已不远。

3、国庆假期后,A股将迎来政策、流动性、业绩三重催化,成为推动结构牛向全面牛转向的关键动力。

政策层面,四季度是传统政策加力窗口,前期出台的稳地产、促消费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细则,叠加“十五五”规划相关领域的预期升温,将为市场提供新的政策发力点;

流动性方面,节后资金回流效应明显,叠加外资在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下的回流节奏加快,市场资金面将更趋活跃;

业绩端,三季报披露期将在节后逐步展开,机构预测科技板块(AI、半导体)净利润增速高企,顺周期板块(工程机械、消费电子)增速也将保持良好势头,业绩验证将打破当前板块间的估值分化,推动资金从单一赛道向多领域扩散,加速结构牛向全面牛的转型。


4、需要明确的是,国庆后A股并非会立刻进入上行通道,短期仍需经历震荡整理,但整理充分后迎来上行的概率显著更大。节后初期,市场可能面临节前获利盘了结、外围市场波动传导等短期扰动,需要1-2 周的时间完成震荡整理,消化短期风险;但从趋势看,当前全A估值处于合理区间、政策与业绩催化逐步临近、资金面宽松格局不变,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震荡整理后上行的确定性更高。

对投资者而言,从战略视角出发,应保持适度积极的仓位水平。历史数据表明,在牛市震荡期过度降低仓位,往往意味着错失后续的上涨机会。保持合理的股权资产配置,是分享牛市收益的前提。在结构选择上,建议重点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十四五规划相关的科技创新领域,包括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二是受益经济复苏的顺周期行业,如建材、机械、化工等;三是估值合理、盈利稳定的消费升级主题。操作层面,建议采取分批布局、跌买涨卖的策略。在震荡市中,市场往往会提供较多的低吸机会。避免追涨杀跌,在调整中逐步加大优质资产的配置,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同时,投资者应保持耐心,不要期望立即获得回报。牛市中的震荡期可能比预期更长,但只要优质资产的基本面没有恶化,时间的玫瑰终将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财经   节后   国庆   牛市   政策   市场   区间   流动性   领域   强势   板块   业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