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打开长视频平台看剧,你会发现广告好像不一样了不再是硬邦邦插进来,有的能跟剧情融在一起,有的还能跟你互动。
这背后其实是AI在发力,尤其是优酷今年推的那套AI广告产品,把长视频营销的老难题给解决了不少。

以前做长视频营销,品牌方都挺头疼的。
就拿内容生产来说,以前做一条TVC,从琢磨点子到最终上线,没几个月根本拿不下来。
就算是短点的信息流素材,也得靠人反复改,要赶上剧热播的时候推,经常赶不上趟。
投放的时候更麻烦,多平台要测不同版本素材,人力、钱花出去一大堆,最后效果还不一定好。

这不是品牌不会做营销,而是长视频本身有特殊性一部剧播一两个月,素材总用同一套,用户早看烦了;广告形式又多,片头、中插、片尾都得做,还得怕打扰用户,毕竟谁也不想看剧正入迷,突然蹦出个不相关的广告。
优酷今年把六大AI广告产品打包推出来,我觉得最亮眼的是它没光玩技术,而是真盯着行业痛点来。
就说医药、金融这些受监管的行业,以前想找艺人代言,不仅得等档期,还得走一堆合规流程,最后能不能成还不一定。

现在有了AI衍生剧场,直接用AI生成形象就行,古风、二次元甚至真人风格都能做,还能跟剧情绑在一起。
比如999抗病毒口服液跟《清明上河图密码》合作,AI做的剧情里,戏台演员突然咳嗽,产品自然就出来了;滴滴跟《凡人修仙传》合作,把“一人打车两人五折”的折扣信息放进古风画面里。
这种方式比硬插广告舒服多了,用户不反感,品牌还能把卖点讲清楚。

更关键的是,对比找艺人拍摄,成本降了不少,交付也快,以前要俩月的活儿,现在一两周就能搞定。
除了代言难题,片尾广告以前也是块“废地”用户看完剧就想划走,谁还看片尾广告啊。
但优酷的AI转场时刻把这地儿盘活了,广告能跟剧情自然衔接,画面、音效、氛围都跟前面的剧接上,感觉不是结束,而是剧情的延伸。
我特意问过身边几个爱追剧的朋友,他们说现在有时候片尾广告会看完,因为“不觉得是广告,像剧的小番外”。

还有AI主题篇章,也挺有意思的。
以前品牌投长视频,素材就那么几套,播来播去用户肯定腻。
现在用AI,基于品牌现有的少量素材,就能生成一系列跟每集剧情绑定的内容。
比如一部剧三十集,品牌就能有三十个不同的素材,跟着剧情变,用户每次看都有新鲜感,品牌也能一直“陪着”用户,这种“陪伴式”营销,比硬刷存在感强多了。

光解决内容生产还不够,长视频营销还有个大麻烦投放。
一部剧播一两个月,用户喜好变来变去,以前品牌只能凭经验选素材投放,等发现素材不管用了,再改就晚了。
优酷的AI创意赛马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的逻辑很简单:先用AI批量生成好几套素材,然后一起投出去,系统实时看数据,哪个素材点击率高、用户看得久,就重点推哪个。
不是“做一条投一条”,而是“生成一批选最优”。
华润三九就试过这个,给999感冒灵用AI做了好几套素材,最后测出来,AI生成的素材比原来的素材点击率高了不少。
我觉得这才是AI该有的作用不是替代人,而是帮人做决策。

以前投放靠经验,比如“我觉得这个演员形象好,就投这个”,现在靠数据,哪个素材真能打动用户,数据说了算。
这样一来,品牌不用再瞎赌,也不用把钱花在没用的素材上,人力也能从反复调整素材里解放出来,去琢磨更有意思的创意。
现在再看优酷这套AI广告产品,其实是串起了一条线:从内容生产到投放优化,全链路都用AI提效。

不管是AI衍生剧场解决代言问题,还是AI创意赛马优化投放,核心都是让长视频广告不再是“品牌的自说自话”,而是变成用户愿意看、甚至愿意互动的内容。
接下来优酷还要上《唐宫奇案之青雾风鸣》这些新剧,这套AI广告产品肯定会用得更多。
我觉得这可能会变成长视频营销的新玩法不用再靠烧钱换曝光,而是靠AI把创意做得更巧、投放做得更准。

对品牌来说,能少花钱多办事;对用户来说,能少看点烦人的广告,多看点有意思的内容,这其实是双赢的事。
说到底,AI不是万能的,但用对了地方,就能把行业里的老难题一个个解开。
优酷这套产品最值得肯定的,就是它没把AI当噱头,而是扎进长视频营销的具体场景里,解决了那些品牌方每天都在头疼的小事比如素材不够用、投放没效果、怕打扰用户。
这些小事解决了,整个行业的效率自然就提上来了。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