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琉球,不属于日本!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
一、从历史层面讲,琉球是独立王国,日本吞并琉球属于侵略行为。
二、从法理层面讲,国际公约否认日本主权,美日移交琉球无法律依据。
三、从现实层面讲,琉球民众的认同与反抗,彰显了非日本所属的民意。
为了理解上面三点,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下琉球的历史脉络。琉球曾是独立的琉球王国,长期为中国藩属国。

琉球王国首里城的宫殿
早在公元3-14世纪,琉球群岛上存在多个部落政权,还未形成统一国家。到了14-19世纪,琉球群岛上的中山国,率先向明朝称臣纳贡,成为中国藩属国,此后北山、南山陆续归附。
一直到后来的清朝时期,中国对琉球拥有名义上的宗主权。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琉球吸收中华文化,引入汉字、儒家思想和建筑风格,形成独特的琉球文化。

琉球中山王府城欢会门前景象
1879年,日本正式吞并琉球,设立冲绳县,采用日本纪年,琉球王国灭亡。
二战期间,冲绳成为战场,战后被美国托管。1972 年,美国将冲绳行政权移交日本,日本重新管辖冲绳,但部分琉球人仍主张独立或自治。以上就是琉球较为复杂的历史脉络。

50年代琉球的美军基地
下面一组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琉球。照片中琉球人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让人惊叹。尤其是琉球街头到处能见到中文,从中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对琉球的影响之深远。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30年代的琉球街头,街道不是很宽,两侧建筑古色古香。商铺门头上的中文让人恍惚这是在国内某个小镇上。中华文化深度融入琉球人的生活各方面。
琉球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琉球语,与汉语闽语尤其是福州话深度融合,大量借用汉语词汇。

这是当地一个露天集市,不少小贩在路边摆地摊,看上去挺热闹的。路边还能见到黄包车夫坐在车上等生意。人们脸上的笑容很朴素,生活很朴实。
另外,在风俗习惯方面,琉球受中国文化影响,也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庆祝形式与中国相近。等习俗。还有比如在婚礼上的花嫁衣裳等,兼具中国和本土特色。

炎炎夏日,一名琉球女子光着脚,头上顶着一只皮箱,从一处院落门前经过。路旁的房子和门楼,呈现出传统的中式建筑元素。普通农户居所有闽南古建的影子。
在建筑方面,以首里城为代表,建筑风格仿照北京故宫,宫殿匾额用汉字书写。屋顶铺琉璃瓦,颜色与明清皇宫一致,体现了浓厚的中国建筑元素。

摄影师拍下了第二张照片,头上顶着箱子的女子,从几名在路边等生意的黄包车夫前经过。她身上穿的是琉球王国时代流行的服装。
琉球的传统服饰称为琉装,它吸收了明清服饰以及江户时代和服的特点,加上当地特有的民族色彩而形成。

县立第三女校的学生们放学了,突然下起了大雨。女生们慌忙打伞穿雨衣,骑着自行车往家赶。照片拍摄于1935年。
在文化方面,琉球人尊崇的不少神祇源自中国的宗教与民间信仰,琉球融合了道教、佛教与本土信仰,道教的神仙体系和祭祀礼仪源自中国。

这张照片,拍摄于那霸。在一家商店里,两个琉球女子正在挑选商品。柜台里和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

在美里村中的一处院墙上,贴着写有中文的标语。上面的意思是说,美里村的农业生产,在县里是先进,希望村民们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就。

美里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而且,村里还买了压榨机方便村民们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村民们可以轮流使用。

当地几个年轻人,坐着渔船在海里打渔。琉球渔业资源丰富,捕鱼业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戴斗笠的男子手里抓着两条鱼,脸上乐开了花。

琉球的年轻人,个个都是捕鱼能手。照片中这名男子戴着潜水镜和手电筒,自潜入水中用标枪捕获一条海鱼。

1935年,一名身穿和服的日本女子,打着伞从小巷子里走过。在她身后跟着一个光着脚的琉球小女孩。

这是日本女子的特写镜头,在她身后,又走过来一名日本女子。琉球被日本吞并后,很多日本人来到琉球,因此街头经常见到日本人。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交通工具——有轨马车。路上铺有很窄的铁轨,马拉着车厢前进。与不远行驶的汽车相比,这种比较落后的交通工具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30年代,两名琉球人正在修建一栋草房。房子的框架已经搭好,正在往上面加盖稻草。这间房子很可能是用来当仓库用的。

30年代,琉球一个手工作坊居然设在山洞里。几名女工人坐在木板上,头顶悬挂着汽灯。你能看出他们制作的是什么吗。

工厂设在山洞里,可能是为了躲避战火。虽然山洞里条件差点,但冬暖夏凉,而且还很安全。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在琉球一个山洞里,居然摆放着很多棺木。陈旧的棺木上面爬满了藤蔓,旁边还有很新的棺木。这里可能是存放家族棺木的山洞。

两个车夫正拉着黄包车从街上走过,路旁的椰子树枝繁叶茂。琉球人的日常生活,都留下了浓厚的中华印记。
结束语:看完上面对琉球的介绍,以及30年代琉球人生活瞬间照片,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深度融入琉球人的生活各方面。琉球不属于日本,琉球群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是琉球原住民的心愿,更是大势所趋!这无疑进一步动摇了日本对于该地区主权主张的根基。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