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内斗引狼入室,船王32亿捡漏杉杉帝国,控制权就这么抢走了?

这场大戏,终于迎来了高潮。


两年多前,杉杉集团的掌门人郑永刚突然撒手人寰,本以为他打下的新能源江山会顺理成章地交给儿子。


结果没想到,一纸遗嘱没留,全家人直接上演现实版“宫斗”,硬是把一家几百亿市值的企业变成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而捡漏的,竟然是个造船的老板,花了不到33亿,就把曾经的行业龙头收入囊中。这操作,简直堪比“空手套白狼”。


一场没有遗嘱的豪门内战


郑永刚一辈子精明,白手起家,从服装业起步做到新能源龙头。


偏偏在人生终点,忽略了最关键的安排:立遗嘱。


他去世后,杉杉集团成了“无主之地”。


大儿子郑驹本以为稳坐钓鱼台,刚被董事会推上位子,后妈周婷就当众杀到,直接质疑程序违规,声称自己才是真正的“掌门人”。


两边都不退让,法院、董事会、媒体全都搅进来了,家族内部撕成了一锅粥。


这边说你非法,那边喊我才是法定继承人,谁都不让谁。原本好好的企业,硬是被吵成了烂摊子。


家和万事兴?对不起,这回是“家乱企倒”。


从时尚大佬到新能源霸主


说句实话,杉杉能有今天,郑永刚是关键人物。


他早年做服装,打出了“杉杉西服”的招牌,还带着企业上市,可谓是90年代中国品牌崛起的一面旗帜。


可他没被眼前的成功困住,反而很早就嗅到新能源的风口。


他一转身,砸重金切入锂电材料、偏光片等新材料领域。


结果还真赌对了风口,一步步做成了国内锂电负极材料的第一梯队,偏光片也是全球领先水准。


别人炒概念,他做实业,硬是在传统制造和高端科技之间找到了结合点。


所以说,这么一家企业,不是烂泥扶不上墙,而是根正苗红、底子极好。也正因如此,才那么多人盯上。


郑家内斗,外人捡便宜


郑永刚突然去世,杉杉马上陷入了两个问题:家族内斗+资金紧张。


他生前留下的不只是事业,还有高达400亿的总负债。


其中短期债务就逼近120亿,而账面上可动用的现金只有60亿出头。这种“资金错配”就像房子着火了,消防栓还没水,急也没用。


偏偏这个时候,郑家人还在为谁掌权争得不可开交。


周婷带着她和郑永刚的三个孩子提起诉讼,冻结了关键股份;郑驹则坚持要守住大局,靠法律撑场面。


表面上两边后来“握手言和”,但实际控制权早已被内耗削得七零八落。

最重要的是,市场失去了信心,债权人也开始施压。杉杉的股价节节败退,市值从700多亿跌到了140亿出头。


眼看公司快顶不住了,破产重整成为唯一出路。


谁来接盘?“船王”来了


就在外界猜谁敢接这个烫手山芋时,一个几乎没人想到的名字冒了出来:任元林。


这位“民营船王”,靠着一步步从学徒干到中国造船业的全球巨头,手下拥有200多艘订单排到2030年的清洁能源船。


他有的是产业链思维,有的是现金流,更有的是布局新能源的雄心。


2024年底,任元林带着他的核心投资平台新扬子商贸出手,联合了TCL产投、东方资产管理,组成“梦幻投资队”,一顿组合拳打得干净利落:


对比杉杉450亿的总资产,这买卖划不划算?简直是白菜价捡了个别墅。


空手套企业,杠杆打到底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任元林这一套“资本排兵布阵”根本没花多少真金白银。


据披露,他把重整平台的负债砍到只剩不到2%,几乎是“清仓式”轻装上阵。


表面上是“入股救场”,实则是“低价收割”。看起来是来救火的,其实早就盯上这块地了。


为什么说他是来“布局”的?


因为他造的清洁能源船,离不开高性能锂电池和材料,而杉杉正好手握核心技术。


这是典型的“上下游整合”,他不只是看中了公司资产,更是想把船和电池配成一套。


这才是高手过招——不是短期套利,是产业闭环。


谁在背后偷跑?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在等公告落地才动手。


杉杉股份股价在2024年4月的时候还只有6块出头,到了9月底居然冲到15.9元,五个月时间涨幅接近160%,比重整进程还要早得多。


问题来了——是谁这么“有眼光”?还是说,有人提前知道了什么?


从法律上讲,这期间任何核心交易信息,都属于内幕消息,任何提前交易的行为都有嫌疑。


但实际操作中,要查清谁动了手,却是难上加难。涉及人员众多,资金通过多个账户穿梭,根本不容易查个水落石出。


更重要的是,这类重整交易,很难用传统“资产重组”去暂停或者叫停。



一边是内幕交易的疑云,一边又是数百亿资产的生死线,监管也陷入两难。


郑家彻底出局,戏落帷幕


现在来看,郑家人手里的股份只剩下不到3%。那场激烈的家族纷争,不但没保住江山,反而拱手让出了控制权。


更讽刺的是,杉杉的主业保住了,产业还在,但和郑永刚的家人,已经关系不大。


这场风波看似结束,实则刚开始。新的控股方能否让公司重回巅峰?


投资者的信心能否恢复?监管部门是否会就股价异动展开调查?这一切,仍有待观察。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个企业哪怕再强大,内部不稳,一纸遗嘱都没有,最后也可能败在“自家人”的手里。


写在最后


郑永刚一生跌宕起伏,做成了别人十辈子都不敢想的大事,偏偏在人生终点留下最大漏洞。


没立遗嘱、没安排接班、没厘清权属,让一手打造的商业王国被外人轻松“拿走”。


任元林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捡漏,而郑家人的分裂,也让人感到唏嘘。


资本市场从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清晰的权责和果断的行动。


留给后人的教训,就是四个字:早做安排。



参考资料:

杉杉股份公告及财报(2023-2025)

东方财富网、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相关报道

上交所上市公司重整流程及监管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船王   引狼入室   帝国   控制权   新能源   企业   遗嘱   扬子   家人   股份   股价   江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