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没命,这姐的成名路有点险
在高叶凭借《狂飙》中“大嫂”陈书婷一角广为人知以前,她的演艺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2012年,当时她参与了电影《边境风云》的拍摄工作。影片中有一个情节,需要表现角色濒临窒息的状态,具体的拍摄手法是用保鲜膜将她的面部层层缠绕起来。考虑到这种拍摄方式的潜在危险,高叶与导演组在拍摄前进行了沟通,一旦她在过程中感到不适或危险,就以手指蜷缩的动作示意,拍摄将立即中断。
实际拍摄过程中,情况的发展超出了预设的控制范围。当多层塑料薄膜紧密地覆盖住她的口鼻,阻断了空气流通,生理上的窒息反应迅速出现。就在那个关键时刻,高叶发现自己的身体由于缺氧而开始不受控制,她无法做出那个事先约定好的、用以求救的手指蜷缩动作。现场的部分工作人员,包括导演在内,最初未能识别出这是真实的生理危险信号,而是将其误判为演员为了追求逼真效果而进行的表演。
幸运的是,坐在监视器后面观看拍摄画面的资深演员孙红雷,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察觉到了异常。他注意到高叶的状态不对劲,他当即从监视器后冲向拍摄区,迅速介入,这才中断了拍摄,将已经因为窒息而身体出现抽搐反应的高叶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然而,她以如此巨大的风险完成的表演,在后续的影片宣传阶段,却遭遇了近乎忽视的待遇——她的名字未能出现在电影海报的演员名单中。这个情况持续到电影的公开新闻发布会上,孙红雷再次挺身而出,公开对媒体提及了高叶在拍摄过程中的敬业表现和那次危险事件,并对海报上缺少她名字的情况表达了异议。孙红雷的这次公开仗义执言,才使得高叶在那部电影中的付出和遭遇没有被完全掩盖。
“国民老妈”也曾是“小透明”
与高叶相似,张小斐在凭借《你好,李焕英》中的“李焕英”一角成为广受喜爱的“国民老妈”之前,也经历了漫长的默默无闻时期,长期处于行业内的“小透明”状态。当她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同班同学杨幂凭借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宫锁心玉》迅速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时,张小斐的演艺事业却尚未找到明确的突破口。
那段时间她的生活相对拮据,如同许多在北京打拼的年轻演员一样,面临着现实的压力。尽管拥有科班出身的表演功底,但获得有影响力的角色和被大众看见的机会对她来说似乎遥不可及。2018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小斐与长期合作的搭档贾玲共同表演了小品《真假老师》。节目播出后,她身上穿的那件粉色毛衣意外地在网络上引发了讨论和购买热潮,但这股热度很大程度上是附着在衣物本身以及一些关于她“撞脸”其他明星的娱乐性话题上。
相较之下,她在小品表演本身所投入的心思和设计的细节,却鲜有人关注。为了配合小品的节奏和笑点,张小斐在表演中精心设计了三次转身的动作,这些动作的处理都力求精准地踩在喜剧的节点上,以期达到最佳的舞台效果。
这些蕴含着喜剧演员专业技巧的细节,在当时并未引起公众和媒体的普遍注意,她的表演才华在某种程度上被娱乐化的信息所淹没。这种个人才华与外界认知之间的落差,在她参加演技竞演类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在那个舞台上,她需要与其他演员同台竞技,演绎指定的戏剧片段。
她在某次表演中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不仅拿到的剧本台词在临场前被临时修改,还需要应对搭档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的即兴发挥。面对这些突发状况,她的现场表现被一些评论描述为显得有些被动,如同提线木偶般完成表演。
演出结束后,担任导师的徐峥给出的评价是:“喜剧演员(可能)不该来这里。”从毕业后的多年打拼,到春晚舞台上的“衣红戏不红”,再到演技节目中的挣扎与评价,这些经历共同构成了张小斐成名前那段漫长的蛰伏期,她如同许多“小透明”演员一样,在等待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
机会来了,还得自己抓得住
无论是高叶还是张小斐,她们最终能够脱颖而出,除了时间的积累和运气的成分,更离不开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主动性和专业能力,以及长期以来对表演事业的坚持。对于高叶而言,《狂飙》中“大嫂”陈书婷这个角色的到来,本身就带有一丝偶然性。
这个角色最初并非由她出演,是在原定的演员因故无法参演的情况下,剧组才向她发出了试镜邀请。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机会,高叶展现了极强的主动性。她佩戴了自己准备的珍珠耳环,头上系着丝绒发箍,这些饰品都服务于她想要塑造的既有江湖大嫂气场又不失女性韵味的人物形象。
甚至,她还自己动手,用卷发棒为角色烫出了她认为最符合人物气质的那种带着慵懒和力量感的卷发弧度。正是这些由演员本人主动参与设计的造型细节,极大地帮助她将剧本中可能相对平面化的黑帮大嫂形象,具象化为一个立体、鲜活、极具辨识度的荧幕经典。
这个角色的成功,建立在高叶过往表演经验的积累之上。例如,在更早些时候播出的电视剧《我是余欢水》中,她饰演的梁安妮一角,也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为她带来了一定的关注度。当时,她对梁安妮这个被形容为“最具女人味”的复杂角色进行了精准的刻画,《我是余欢水》中的表现,是她能力的一次有效展示,为后来抓住《狂飙》的机会奠定了基础。
相较于高叶抓住突降的机会,张小斐的“破圈”之路则更像是一场目标明确、长期投入的“奔赴”。大约在2015年左右,张小斐做出了一个重要的职业决定:将事业重心完全转向喜剧表演。为了专注于这个方向,她推掉了所有找上门来的非喜剧类影视剧(即“正剧”)的邀约,全身心地投入到与贾玲领衔的喜剧团队的合作中。在随后的几年里,她跟随团队深入全国各地的剧场进行巡演,通过一场又一场的现场演出,反复打磨自己的舞台感觉、喜剧节奏和表演技巧。
这份对喜剧事业的专注和坚持,甚至让她付出了身体上的代价。在一次随团队进行商业演出的途中,她们乘坐的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张小斐的眉骨位置受伤,需要缝针处理。即便如此,在伤口仅仅做了基本处理后,她依然坚持带伤登上了当晚的演出舞台,用纱布巧妙地遮挡住伤口,完成了既定的表演任务。
这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投入和对舞台的坚守,最终在她与贾玲合作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影片中有一场戏广受好评,即李焕英在供销社门口目送骑车远去的女儿贾晓玲的那个长镜头。在这个镜头里,张小斐贡献了一段极为动人的表演处理。她先是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个欣慰、满足的笑容,但随着女儿身影渐远,她的笑容慢慢隐去,眼神中逐渐蓄满了复杂的情感,最终化为无声的泪水。
这个“先微笑后落泪”的层次变化,精准地传达了角色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被普遍认为是基于对角色和母女情感的深刻理解而生发出来的神来之笔,也成为了整部电影中最具感染力、最催人泪下的片段之一。张小斐凭借这个角色,最终获得了包括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多项荣誉,完成了从“小透明”到“国民老妈”的蜕变。
红了之后,轨迹竟如此相似?
戏剧性的是,当高叶和张小斐分别凭借“大嫂”和“咱妈”的角色攀上事业高峰后,她们后续的发展轨迹却呈现出某种镜像般的相似性——热度似乎并未能持续维持在巅峰状态。高叶在《狂飙》爆火后的半年内,接连接下了二十多个商业代言,但在随后的电影作品《第二十条》中,她饰演的是一位检察官配角,穿着朴素的制服,其角色光芒在雷佳音、马丽等主角的光环下,似乎并未再次形成“大嫂”那样的讨论热潮。
而张小斐,在凭借《你好,李焕英》一举摘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桂冠后,她的下一部主演作品《拯救嫌疑人》,虽然演技依然在线,但影片及角色的社会讨论度与《你好,李焕英》时期相比,确有落差。
在横店影视城的某个化妆间隙,高叶曾对造型师谈及当年拍摄《边境风云》时的那段生死经历,她说:“当时觉得能活下来就是幸运,哪敢想什么红不红。”对于经历过漫长蛰伏期,甚至直面过生死考验的演员来说,能够持续获得有价值的角色,能够安稳地进行创作,或许比维持短暂的顶流热度更为重要。
参考资料:[1]大碗娱乐(图/文).张小斐 10年等来的女主角[J].微型计算机,2021,41(20):80-83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