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河南省流出到外省的人口达1610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595万人,净流出人口达1483万人,是全国净流出人口最多的省;省内流动人口1993万人,其中省内跨市流动633万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1248万人、407万人。
全国人口流失最严重的30个城市:前4个城市均在河南,其中周口第一,流出392万,信阳第二,305万,驻马店第三,流失291万人,南阳第四,流出282万。
河南流出省外主要来源地集中在周口、驻马店、信阳、商丘、南阳等地。其中,周口有267万人去了省外,出省流动人口数量超出其他省辖市;信阳、南阳、驻马店和商丘分别有246万人、211万人、210万人和178万人去了外省,五市合计出省流动人口1113万人,占全省的69.1%。
2020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来源主要集中在周口、驻马店、信阳、商丘、南阳、开封、平顶山、安阳等八市,合计流出421万人,占全省的66.4%,其中周口有87万人去了省内其他城市,流出人口最多。
2020年郑州吸纳的省内其他城市流出人口达368万人,占全省的58.1%。另两个流入人口较多的市为洛阳和新乡,2020年分别流入38万人、30万人。
整体来看,郑州是河南省唯一一个人口净流入的省辖市,净流入人口354万人,占其常住人口的28.1%;其余省辖市均为人口净流出,其中周口市最多,净流出339万人,约占其户籍人口的26.9%;信阳市次之,净流出279万人,约占其户籍人口的30.5%。
数据显示,在河南人流动至全国各地的过程中,沿海地区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目的地。经济发达的城市对河南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其中,上海作为河南省外出人口最常去的地方,吸引了134.3万河南人在此扎根。此外,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也对河南人构成了不小的吸引力,例如,无锡这个苏南小城便吸引了34.9万河南人,位列流入排行榜第十位。
2020年,河南省的出省流出人口主要流向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其中,广东省是南阳人、驻马店人、许昌人和漯河人外出的首选流入地;浙江省是信阳人、周口人外出的首选流入地;江苏省是商丘人、平顶山人、洛阳人、新乡人和开封人外出的首选流入地。
2024年,根据官方数据,河南流出人口主要涌向经济发达地区。河南流出人口主要集中在五个地区:广东277万、浙江247万、江苏220万、上海134万、北京127万。广东位居榜首,浙江、江苏紧随其后。
经济发达、机遇多。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制造业发达,用工需求量大,自然吸引了大批外省劳动力。
浙江则以其均衡发展和重视人才引进而著称,吸纳了不少高素质劳动力。江苏虽然起步晚,但凭借制造强省的优势,也成为河南人外出的热门目的地。 至于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超一线城市吸引的,更多是那些有高学历、高技能的河南人。毕竟,这里不仅工资高,生活质量也相对较好。
河南省人口外流去向城市前20城

数据参考:七普
进工厂打工,尤其是之前的小学初中毕业后,现在的高中、技校毕业后,跟着同村或同乡的亲戚朋友熟人等,进入东部发达地区的工厂。
据统计,在广东的电子厂里,河南籍工人占比高达30%;在长三角的纺织厂中,活跃着众多的河南籍纺织工人......这些也成为河南吸引富士康等大厂去河南建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之一的河南,而工地又是农民工的主要从事行业之一。全国各地的工地包工头及工地上的农民工,有大量的河南籍外出人口的身影。以林州和项城为例:
林州在全国建筑行业的地位可谓重要,也是河南唯一的建筑之乡。在整个县城,有十多万人从事建筑业,林州人遍及全国400多个城市,珠三角、长三角、雄安新区,还有一带一路等地区的建设,随处可见林州人的身影。除此之外,林州人还向南非、俄罗斯、东南亚等境外进行建筑劳务派遣。
项城人承包了全中国大部分的屋顶。项城防水产业现有企业约6000家,从业人员约30万,占据全国建筑防水施工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2023年,项城市省外劳务输出达170多万人,其中防水工人是重要组成部分。项城有30万人从事防水业,足迹已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区,并走出国门。“中国建筑工程防水之乡”“全国建筑劳务示范基地”“中国近代建筑防水防潮业发源地”“中国建筑之都”等桂冠也花落项城。项城市现在有三级以上防水企业258个,在全国的龙头地位不可置疑。
河南周口的的哥:开出租车,成为河南人的重要职业之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有大量河南籍的哥,且大部分是周口的。他们大部分人的职业。位于厦门东部的前埔,则是河南人最喜欢的落脚点,这个距离河南1000km的都市村庄,被人称为“河南的哥大本营”,也是远近闻名的“的哥村”;广州棠下村,生活着上万名河南出租车司机,也逐渐演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河南村”,在广州打出租车十有八九能碰到河南老乡,且多是河南周口籍。
沈丘在河南开大车。在上海的周口籍码头工有20万人,其中,仅集装箱运输车司机有5万人;上海的集装箱运输,河南人一度占到了至少1/3的市场份额。有数据显示,2015年河南货运车辆在上海从业货车量中占比近半,其中集装箱车辆占30%,自卸车占40%,大件运输车总体占比近60%。其实不仅在上海,目前,沈丘县的物流公司发展到数百个,在全国各地跑物流的,沈丘人占大部分。在沈丘,集装箱车、自卸车、大件运输车辆达到一万多台,分布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从业人员达11万人,也涌现出很多在物流业界享有名望的运输企业家。
河南人的海员生活。2019年前后,河南人在长江上拥有船舶7000艘左右,总运力超千万吨,有船长、轮机长船员、船民10余万人。河南籍注册国际航行海员数量为4.4万余人,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被称为“远洋海员大省”“水上吉普赛”“栾川渔工”“社旗渔工”和“濮阳渔工”,这是中国沿海捕鱼及远洋捕鱼比较知名的劳务品牌。
此外,河南也是快递员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有大量的河南籍省外人口在从事贸易工作,尤其是对外贸易。
义乌市,成为不少人观察动荡之下中国出口现状的窗口。而在这里,生活着超35万名河南人,其中约有10万人活跃在商贸一线,是义乌庞大商业群体中的重要力量。
回顾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到广东的河南人被称为第一批来粤豫商。他们最初主要以打工为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人逐渐创办了自己的工厂,因此第一代豫商主要以实业为主。如今,豫商在广东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涵盖了地产开发、生态农业、电器、服装、工贸、化妆品、高奢服装、生物医药科技、传媒、物流、展览等多个行业。在粤豫商所创办的企业在某些行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跨境电商中,有大量的河南人。大量的河南籍大学生,毕业后到长三角及珠三角从事外贸行业。
河南人尚武,有练习武术传统,武校众多,如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少林寺塔沟武校。截至2025年,河南省登记注册的武术类学校共有87所,其中位于登封市的武校数量为20所,在校生约8万余人。武校毕业,对口的职业是当兵、教练、保镖、保安等。
赵堡镇下辖的陈家沟,是著名的太极拳发源地,被誉为“太极拳之乡”。如马云保镖李天金。
“唐河保安”在中原劳务品牌中赫赫有名,都说“保安品牌数唐河”,那绝对不是盖的。在京的唐河保安约有2.6万人。300人以上的唐河保安公司有66家。
在苏州的工业园区,河南的技术工人比例还在逐渐上升;河南的年轻人还开始往互联网、金融、科技这些高端行业跑,如北京中关村、上海陆家嘴,那里的河南“高管”和“技术骨干”。
新疆采棉花,在北京的小吃摊,长垣厨师,长垣防腐,南阳人在中国的法学界......省内的河南人,长垣医疗器械、许昌的假发、南阳的玉雕......
跨省流动减少,省内流动增加。工厂大量从沿海到中西部,尤其是河南本土工业增加;大拆大建的基建时代结束,对建筑工人需求减少等原因。极大的减少了跨省流动,未来跨省流动将有减少的趋势。
跨国流动增加,企业出海等规模的增加,以及国外劳务、技术等交流频繁,跨国流动增加。如在非洲全程河南话开会视频的爆火。
省内跨市流动增加。不同市产业发展的差异,发展有快慢,尤其是郑州、南阳区位经济的发展,如郑州富士康的建立等,带来较多的就业需求,增加了省内跨市的流动。
传统职业从业人员减少,新兴职业增加。以进工厂、去工地的河南人已经逐渐老去,年轻一代也越来越不愿意从事这两个行业,老一代慢慢退出跨省流动的大军。开出租车的的哥也逐渐被网约车挤占市场。快递、外卖等逐渐承担起跨省流动的主力。
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的迭代及更新,也逐渐有新的变化。外出谋生,数量将会有所减少,但依然会有较大的规模。
人口流动不会消失,只会随着区域发展及产业迭代而变化!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