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秘密,在于茶之外
文/王芳洁
编辑/刘宇翔
4月17日,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CHA。上市当日,霸王茶姬以32.44美元收盘,市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当天,霸王茶姬在交易所外摆起了快闪店,还和路人玩起了闻香识茶的小游戏。
对于现阶段的国际友人来说,这游戏大概率是超纲了,他们哪里知道,那些看起来差不多的叶子,有的来自云南,有的来自浙江,有的来自安徽。就像他们也不知道,一家从茶马古道起步的公司,可以只用八年时间,就走到了纽约。
霸王茶姬的这段旅程,也始于茶园里的一颗茶树。茶农将叶子采摘下来,晒、烤、揉、捻,制成茶叶,供应给霸王茶姬,再发送到加盟门店,店员们将茶叶加入萃茶机,萃出茶汤,配上新鲜牛乳,然后交付到客户手中。
客户用一杯一杯的消费,决定了这杯茶在资本市场的成色。而茶农、员工、加盟商、店员则用一双双手,决定了这杯茶在客户心中的底色。
可以说,在这趟旅程当中,每一个节点都是决定这杯茶是值四百亿,还是四十亿,甚至不值钱的要素,它是一家企业的另一种报表。
如果霸王茶姬没有优质供应链,愿意长期一起玩的加盟商群体,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店员,以及忠实的客户群体,这张报表就会呈现出净流出的状态,先是口碑的净流出,然后是销售额的净流出,门店数量的净流出,直至从瞬息万变的消费市场消失。
反之亦然。根据霸王茶姬公布的财报。根据霸王茶姬的招股书,2024年全年,霸王茶姬GMV(商品交易额)为295亿元,较上年增加173%。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达到6440家,较上年增加83%。
4月17日的上市仪式上,参与霸王茶姬上市敲钟的除了公司管理层外,还有一线员工代表、加盟商伙伴代表和投资人代表,这些人都是四百亿霸王茶姬“背后的人”,也是这家公司的核心代码。
01
让爱喝茶的人卖茶
大约在2022年,新加坡人Shirley在马来西亚的街头看到了一家醒目的店,大红LOGO“姬姐”下边,排着长队,这是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的门店。她试着买了一杯,马上就爱上这杯风味独特的原叶鲜奶茶。回新加坡后,Shirley给霸王茶姬新加坡公司投递了简历。
三年后,作为霸王茶姬新加坡公司的前五号员工的Shirley,出现在了霸王茶姬的敲钟现场。
和她一起来的,有几位霸王茶姬的加盟商,他们有来自云南的,成都的,也有来自上海和海外市场的,大家都有着不同的从业经历和专业,但都对茶饮行业的未来有信心,也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加盟一家或几家霸王茶姬。
截至2024年末,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量为6440家,加盟商数量为3195名,人均加盟了两家店。
如果再往前捋,这些人在开第一家店之前,是霸王茶姬的客户。很多人是因为喜欢喝这杯茶,完成了对这个品牌的最初认知。品牌营销里有一条核心策略是现身说法,但听别人的,哪有听自己的有说服力。
一位加盟商在小红书上晒出了自己的积分,足有5000多分,但他知道,还有人比自己更高,“见过9000多分的。”
和直营模式比起来,加盟业态有诸多不同的特色,其中有一条,就是业务的阿米巴化,这种由稻盛和夫提出的管理方法,核心是将企业划分为多个小型独立核算单元(称为“阿米巴”),通过赋权管理和全员参与,实现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经营效率的目标。
近年来,为了提效,很多公司都在实践阿米巴管理模式,但失败的经验也不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屁股决定脑袋,在公司的管理当中,实际上难的不是授权,而是承担与权力对等的责任。
但在加盟业态中,加盟门店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天然的阿米巴,加盟商自有驱动力去经营好这家店,因为他们本身就以投资的方式承担了经营责任。
在那位加盟商的小红书账号上,分享的绝大部分都是他经营这家店的故事,他会和顾客交朋友,观察他们的消费偏好,有一次,因为外卖少送了一杯,他还亲自去联系了顾客。
对话是这么开始的,他先介绍自己是“霸王茶姬**店的投资人”,注意,这里他用的不是加盟商,而是投资人,显然,这是他的身份确认,自己与霸王茶姬的利益高度一致。
因为“自己投的店会比较关注客户体验”,他对客户表示,“明天店的时候,要送一杯”,对方说,已经收到了补送的奶茶了,还多送了两杯,但这位投资人说,那是总部送的,而明天的是他自己的心意。
02
让喝茶的人“泡茶”
2024年底,霸王茶姬就有了1.77亿注册用户,一位用户也就是1.77亿分之一,仅从数字的角度考虑,无论是总部还是加盟商,反复的补偿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
但回到宏观的层面来看,仅用八年时间,就在已然红海的茶饮市场中,跑到第二的位置,更打破了一个品牌红不过三年的行业规律,霸王茶姬这杯茶之所以还能一直滚烫,很重要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它是一家具有C2M性质的品牌,它让喝茶的人,自己“泡茶”了。
成立之初,霸王茶姬其实和其他奶茶品牌一样,并未采用现代化制茶设备,而是员工现泡手摇。虽然当时,厉害的伙伴“尝一口就知道泡茶的温度对不对”,但人的能力是很难复制的,精力也并非无限。
2023年2月,一家广东的门店,甚至因为生意火爆无法承载,向总部求助。实地巡店后,产研中心项目管理总监官官在门店的煮茶机边,放上了一台自动化制茶设备。
霸王茶姬逐步向全国门店普及了这套自动制茶工艺和设备,保证在平均8秒就出杯的效率基础上,口味差异则能保持在千分之二,因为客户对这杯茶的要求,永远是又快又好,出品稳定。
在霸王茶姬,用户被称为“茶友”,就连这家公司产品也是“茶友”选择的结果,最初霸王茶姬也有鲜果茶,但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两颗完全一样的葡萄,所以鲜果茶的出品稳定,对于茶饮品牌来说一直都是挑战。并且随着人们对于茶饮认知的回归,市场上更具茶本味的原叶鲜奶茶,表现出了更高的用户粘性。
在不断获得市场反馈后,霸王茶姬逐渐将产品聚焦在原叶鲜奶茶品类,通过不同的茶品类,来体现不同的产品风味。但仅这样还不够,一杯奶茶里,不仅有茶,还有奶,茶里也还有各种微量元素,比如咖啡因,此外,加不加奶盖,加不加糖,加多少糖也影响了这杯茶的热量。
近年来,霸王茶姬不断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上进行迭代,包括从统一采用非氢基底乳,到给消费者更多选项,例如去基底乳,推出轻因版本产品,并率先行业公布了产品配料表。
可以说,消费者才是霸王茶姬的“首席茶饮师”。
2022年,霸王茶姬曾经推出过一款椰子水,但评价两极分化,有部分用户反应这款产品不好喝,很快,这款产品就被下架了,并且张俊杰自己在公司官号上发布致歉信“椰子水不好喝,都是我的错”,自这件事以后,张俊杰又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首席道歉官”。
03
和泡茶的人分享“茶”
开年以来,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先后上市,并且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股,有人说张俊杰命好,选择了一条上升曲线中,斜率最大的一部分,毕竟蜜雪冰城已经成立28年,而霸王茶姬才不过短短八年时间。
但实际上,2024年,茶饮行业被称为中国最惨的行业,一年内,有14万家茶饮门店选择了关门。
很多人都很好奇,霸王茶姬究竟做对了什么。除了让喝茶的人泡茶外,它还让泡茶的人,也都能分享“这杯茶”。
一家公司之所以能成,不仅是因为“我”,例如成功的产品和战略,还因为“他”:员工、客户和上下游。正如稻盛和夫一直强调的,做企业,要有利他之心。
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以员工的幸福为基础,他们应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应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
听障人士小黄觉得她的自我价值,是“用双手和双脚实现的”,因为他们是打手语的一群人。2024年3月,小黄通过了手语教练梅姐的面试,成为了湖南首家无声门店的店员。她从茶生做起,晋升为茶饮师,现在做店长助理,除了制作奶茶,她还要负责管理店员、订货、管理库存。
对小黄来说,这些工作都是人生中“第一次”,是之前在其他快餐店打零工时想都不敢想的。
霸王茶姬称小黄这些听障店员为“天使伙伴”,在这家公司,天使有更多的机会被看见,他们会为新加坡副总理奉茶,在公司年会上用手语“唱歌”,17号那天,小黄和梅姐都出现在了上市现场。
对于一家商业公司,倘若只从功利出发,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而霸王茶姬内部甚至有句老话讲“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看似没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其实是它深知面对客户第一线的是员工,只有对员工好,只有让员工更有职业尊严,有相对同行业更宽的成长路径,才能激发员工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传递给客户温度,也才能给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为了让店员能拿出更好的状态来做茶和服务客户,霸王茶姬还推出了夜洁计划,每天闭店后由专业保洁公司来对门店进行清洁,让员工能休息好,第二天以更饱满的热情来服务客户。
表面来看,这种举动是一种分工逻辑,但本质上则是分享逻辑,公司愿意拿出更多的利益出来为员工减负。
在这条分享的链条上,还包括供应链。八年来,长红的霸王茶姬带动了不少小众茶因此走红。比如被晴山栖谷带火的安徽黄大茶,它和知名茶叶品种霍山黄芽同属霍山黄茶,但由于往年没什么销量,所以当地村民在谷雨之前采摘完黄芽后就不再采茶,甚至会将茶枝剪掉,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现在因被霸王茶姬带火了,每年黄大茶销量上涨了 10%。更多村民们不必远走他乡,在家乡就能实现更高的收入。
很多茶农、制茶师,没有走出过茶山,没有到过纽约,有些人甚至还没喝过霸王茶姬,但他们同样都结缘于这杯茶。
就像从谂禅师说的那样,在这样一场大茶会上,曾到的人,该吃茶去,未曾到的人,也吃茶去。
04
人是最大的杠杆
在霸王茶姬代表们敲响纳斯达克上市钟声那一刻,有些资深投资者们可能会回想起1992 年 6 月 26 日,那天星巴克上市,公司在北美只有区区165 家门店。但它仍吸引了投资者关注,成为当时纳斯达克最受关注的IPO之一。
因为星巴克复兴了咖啡。
在星巴克创立之时,正是咖啡的低谷期,1961年美国曾达到人均日饮用咖啡3.1杯的高峰,从那以后,咖啡消费就开始走下坡路,这种颓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年轻一代更喜欢碳酸饮料,喝咖啡被视为上一代人的过时喜好。
这种情况像不像前些年中国的现制饮品乃至整个饮品市场?当时市场上多少茶饮,有饮无茶。
星巴克的创办者们没有研究过市场趋势。他们的心里满是向往:对优质咖啡的向往,对复兴咖啡文化的向往,对用一杯咖啡链接每个人乃至社区的向往。
但仅用好的咖啡豆、重度烘焙等技巧,并不是星巴克得以脱颖而出的秘密。在《将心注入》一书中,舒尔茨写道,“星巴克品牌的强大秘密:我们的伙伴以自己的个人感受来联结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是的,说到底,还是人,在一个品牌裂变式增长的背后,人是最大的杠杆。
从上市当天区区2.73 亿美元的市值,星巴克成长到最高一度千亿美元的市值,将原本行将就木的咖啡复兴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饮品,靠的就是对咖啡有热情的员工,以及给予员工尊重、福利以及归属感,以及善待供应商,这些努力都会转化为对客户的优质服务,最终体现在财报上,也映射到股价上。
咖啡可以,茶也可以,毕竟这个世界上,喝茶的人数比喝咖啡的还多,茶的历史比咖啡也更悠久。所以,这家东方公司完全有机会去另写一部“星巴克”的故事,这也是国际投资市场用脚投票的共识。
正如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在上市后的内部信中提到,“我们希望,无论在上海的写字楼、迪拜的商场,还是悉尼的街角、巴黎的街头、曼哈顿的办公室里,CHAGEE都能成为‘人与人连接’的日常,在忙碌的生活中为大家带来一刻宁静与温暖,让世界的文化经由一杯‘茶’融为一体。”
其实,成功的消费品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一样重要,不但是就业蓄水池,也是软实力的象征。
更直接地说,能全球化的消费品公司,必然是善待员工,善待供应链的公司,有正向价值观,因为投资于人,人们才有服务好客户,客户才品牌有认可度、忠诚度。
人才是增长飞轮真正的核心。在纳斯达克敲钟的一线员工代表、加盟商伙伴乃至未能到场的茶农们,他们就是霸王茶姬,这是他们的成就。
这一天,也是他们的新起点。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