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一日,水冷三分”,8月7日立秋悄然将至,虽暑气未散,可秋的脚步已近,饮食若不顺应时节,身体易受秋燥侵扰。
民间有云“秋不食瓜”,西瓜和蜜瓜虽在夏日备受宠爱,但立秋后它们寒凉之性易伤脾胃。有三样宝贝能助我们润肺防燥,一起来瞧瞧!
立秋这节气一过呀,天气虽说还热着,但咱身体里那股子“气”可就开始悄悄变啦。
好多人都还按着夏天的老习惯过日子,特别是吃水果这一块儿,西瓜和蜜瓜那可是夏天的心头好,不少人立秋后还敞开了肚皮吃。
你知道吗?立秋之后,这西瓜和蜜瓜还真得悠着点吃,立秋之后,身体到底有啥不一样。中医理论提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立秋宛如身体从“阳盛”迈向“阴长”的分水岭。
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得要命,咱们身体为了散热,体表的气血运行就比较旺盛,体内的阳气也更多地跑到体表去了,这时候肠胃的功能相对就弱一些。
夏天是不是经常没胃口,吃不下太多东西?此乃肠胃在“抗议”之举。
到了立秋,虽然天气还是热,但大自然的阳气开始慢慢往回收了,身体的阳气也跟着往里走,要开始为秋冬储存能量了。
这时候肠胃的功能虽然比夏天强了点,但还是处于一个慢慢恢复和调整的阶段。
要是还像夏天那样,一股脑儿地吃太多寒凉的水果,肠胃可就受不了。
西瓜甘美多汁,其解渴之效显著,降温之功效亦佳。
但是西瓜性寒,在夏天那炎热的天气里,吃点西瓜能清热解暑,把体内的热气给散出去,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但是立秋之后可就不一样了。
这时候天气虽然还热,可身体的阳气已经开始往里收了。
要是还大量吃西瓜,那西瓜的寒凉之气就会直接伤到咱们的脾胃。脾胃承担着将摄入食物消化与吸收的职责,要是脾胃受伤了,消化功能就会变差,可能会出现肚子胀,拉肚子,没胃口这些情况。
注意偶尔吃一点点可能问题不大,但要是经常吃,或者一次吃太多,那寒凉之气在脾胃里积累起来,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会越来越弱。
就好比一个火炉,本来火力就不太旺了,还一个劲儿地往上面泼冷水,这火炉能烧得好吗?立秋之后,西瓜宜少食。脾胃本就较为虚寒者,尤需留意。
蜜瓜也是夏天很受欢迎的水果,香甜可口,水分还足。
不过呢,蜜瓜和西瓜一样,也属于寒凉的水果。从营养层面而言,蜜瓜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于身体有益。但是立秋之后,身体的阳气在往里收,脾胃的功能相对较弱,蜜瓜的寒凉性质同样会对脾胃造成影响。
而且,蜜瓜较之于西瓜甜度更高,糖分含量也相对较高。
对于一些血糖不太稳定的朋友,尤其是中老年人,吃太多蜜瓜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
本来身体在立秋之后就需要慢慢调整,要是还吃太多蜜瓜,一方面脾胃受不了寒凉的刺激,另一方面血糖还可能跟着“捣乱”,这不是给身体添乱,立秋之后,蜜瓜也得控制着吃,别贪嘴。
那立秋后该吃啥水果?
苹果便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苹果性平,既无寒之性,亦无热之偏,于脾胃颇为友善。其富含果胶,果胶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
此外,苹果营养均衡,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能够提升身体免疫力。
再者为葡萄,其性平,味甘酸,具有补气血、强筋骨之功效。立秋之后吃点葡萄,能滋养身体,补充夏天消耗的能量。不过葡萄含糖量也不低,血糖高的朋友还是要适量吃。
立秋过后,天气渐趋干燥,不少人会有嗓子干、咳嗽等情况,食用梨可舒缓此类不适症状。
不过梨也是偏寒凉的水果,脾胃虚寒的朋友吃的时候可以煮着吃,或者搭配一些温热的食物一起吃,这样能减少对脾胃的刺激。
朋友们,立秋到了,这可不只是一个节气的变化,更是咱们身体调整的一个信号。西瓜与蜜瓜虽味美可口,然立秋过后,宜少食。咱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地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让身体能顺顺利利地过渡到秋冬季节。
那就从现在开始,少吃点西瓜和蜜瓜,多吃点适合立秋后吃的水果,或者多吃一些适合立秋吃的食物,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下。
立秋一到,虽说白天还是热得人直冒汗,但早晚那股子凉意已经在悄悄冒头啦。
这时候啊,空气里的湿度慢慢降下来,变得越发干燥。有没有感觉嗓子眼儿干干的,皮肤也紧巴巴的,甚至有时候还会咳嗽两声?此乃秋燥在作祟!
中医说,秋季主肺,燥邪最容易伤肺,所以立秋之后,润肺防燥就得赶紧提上日程,今天给大家推荐3样立秋后适合多吃的宝贝,轻轻松松应对秋燥。
第一种:梨
说到润肺防燥,梨绝对是当仁不让,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梨性凉,味甘微酸,归肺、胃经,有着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的神奇功效。
立秋过后,天气渐趋干燥,肺易受燥邪侵袭,进而出现干咳、少痰、咽干音哑等症状。
这时候吃点梨,就像是给干涸的肺脏送去了一场“及时雨”,能迅速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梨富含丰富水分,此水分大有裨益,可稀释呼吸道痰液,使之更易咳出,进而减轻咳嗽症状。
同时,梨里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像维生素C、维生素B族这些,它们可能增强免疫力,让咱们的身体更有抵抗力,少生病。
那梨该怎么吃呢?
最简单直接的就是生吃,把梨洗干净,削了皮,要是不嫌皮有点粗糙,连皮一起吃更好,因为梨皮也有润肺的作用。
如果脾胃比较虚寒,生吃梨可能会觉得有点凉,肚子不舒服,那就可以把梨煮着吃。
把梨切成小块,加点冰糖,再放几颗枸杞,一起放到锅里,加水煮个十几二十分钟,一碗热乎乎的冰糖雪梨水就做好了,既能润肺,又能温暖脾胃,一举两得。
一日食用多少梨为宜呢?
通常而言,成年人每日食用1至2个中等个头的梨便足以。要是吃太多,梨的寒凉之性可能会伤到脾胃,那就得不偿失了,适量食用才是关键。
第二种:百合
我们可能对百合的印象还停留在那美丽的花朵上,其实,百合的鳞茎可是药食两用的好东西。其性微寒,归心、肺二经,立秋之后,天气干燥,很多人不仅会出现肺燥的症状,还容易心烦失眠。
此时食用些许百合,便可同时对心肺起到调养之功。
其润肺之功效可使我们的呼吸道保持润泽,减少干燥所致的咳嗽。而清心安神的作用则能让咱们的心情平静下来,晚上睡得更香。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百合含有丰富的生物碱,这些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帮助咱们抵抗外界的病菌入侵。
同时,百合里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像钙、磷、铁这些,对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百合的吃法也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百合粥,把大米或者糯米洗干净,和百合一起放到锅里,加水煮成粥。
煮好的百合粥软糯香甜,百合吃起来粉粉的,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每天早上喝上一碗百合粥,既能润肺,又能补充能量,让一整天都精神满满。
除了煮粥,百合还可以用来炒菜,把百合和西芹一起炒,西芹清爽可口,百合香甜,两者搭配在一起,口感丰富,营养均衡。
在炒的时候,先把西芹切成段,百合掰成瓣,锅里放点油,油热后把西芹和百合一起倒进去翻炒,加点盐和鸡精调味,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西芹炒百合就出锅了。
那吃百合有没有啥需要注意的呢?
百合性微寒,所以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
另外,百合里面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如果生吃或者一次吃太多,可能会引起中毒,所以一定要煮熟了再吃。
第三种:银耳
银耳享有“菌中之冠”的美誉,性平,味甘淡,归肺、胃、肾经,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功效。
立秋过后,天气趋于干燥,肺阴易受损害,从而出现干咳无痰、咽干口渴等症状。这时候吃点银耳,能补充肺阴,让肺部保持湿润,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浇了水一样。
银耳里含有丰富的天然植物性胶质,这种胶质对皮肤特别好,能让皮肤变得光滑有弹性,所以银耳还有“平民燕窝”的美称呢。
此外,银耳富含大量膳食纤维,其含量颇为可观。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助力消化,对便秘起到预防之效。
银耳羹可谓是银耳最为常见的食用方式。
银耳泡发妥帖后,把根部黄色部分去除,撕成小朵放入锅中,加水炖煮。
煮制之时,可加入红枣、枸杞、莲子等同煮。如此,不但能使营养更为丰富,亦能让口感得以提升。
煮银耳羹要有耐心,得小火慢炖,把银耳里的胶质都煮出来,这样煮出来的银耳羹才会浓稠香甜。
喝上一口,满满的胶质在嘴里散开,滋润又美味。
除了煮羹,银耳还可以用来做甜品。把银耳和木瓜一起炖,就是一道美味的木瓜银耳糖水。
木瓜香甜可口,与银耳搭配,既能润肺,又可美容养颜。
那吃银耳有啥小窍门吗?
挑选银耳时,应选择色泽洁白或微黄、无异味且肉质肥厚者。泡发银耳时,宜采用冷水。
因冷水泡发而出的银耳,口感更为上佳。
而且,银耳一次不要泡太多,泡多了吃不完容易变质。
立秋之后润肺防燥可是大事儿,这梨、百合、银耳3样宝贝,可得多吃点。
除了注意饮食,立秋之后,我们还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夏天的时候,咱们可能经常熬夜、吃冷饮、吹空调,这些习惯在立秋之后都得改改。
立秋到了,这可不只是一个节气的变化,更是咱们身体调整的一个信号。
西瓜与蜜瓜虽味美可口,然立秋过后,宜少食。
咱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地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让身体能顺顺利利地过渡到秋冬季节。
1.立秋养肺有诀窍,选对方法事半功倍!|健康之路,CCTV健康之路,2025年08月06日
2.【健康养生】明日立秋,盛夏余热未消,养生注意这几个原则,安度“末伏”,中国中医2025年08月06日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